治水也要親水 南市尾滯洪池環境營造開工

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2020-07-17 10:44

台南市政府投注7千5百萬執行滯洪池周邊景觀改善計劃。

治水也要親水,台南市政府針對過去容易淹水區強化治水工程,同時也著重水環境的綠美化,提供社區居民或前來遊玩的民眾能在此休息乘涼,後續水利局也將研擬環池步道施設太陽光電設施的可行性,除發電外同時也具有遮蔭功能。繼107年溪尾滯洪池完工後,今(109)年在中央的補助下,台南市政府再投注7千5百萬,執行滯洪池周邊景觀改善計劃。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治水建設不應只有水泥工程,周邊空間的綠化功能也很重要,過去溪尾排水因受曾文溪河水倒灌影響,內水難以排出,水患頻傳,經過市府逐年跟水利署爭取經費設置目前台南最大的溪尾滯洪池、溪尾排水出口閘門及蘇厝堤防導流堤等工程後,淹水的情形已有效改善。

水利局表示,溪尾滯洪池面積約 41.5 公頃,滯洪量約 140 萬噸,是台南最大的滯洪池,溪尾滯洪池環境營造周邊景觀改善計畫以生態棲地維續為優先考量,留設有生態棲地維續區,並補植緩衝林;且當地古時為台江內海,後續將結合王船祭祀文化,把相關意象融入工程中,並於步道沿線輔以重要記事解說,藉此空間傳承展演在地王船祭祀文化。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