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設置廢棄文蛤殼暫置場 資源再利用固砂防揚塵(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沿海地區為養殖文蛤產地,集中在麥寮鄉、臺西鄉、四湖鄉及口湖鄉,總養殖面積達3,300公頃占全國6成左右,年產量接近4萬公噸,產值高達26億新台幣,產生的廢文蛤量也相當可觀,高達3,300噸,相當可觀。為解決廢文蛤殼隨意棄置問題而影響環境衛生,2日上午縣長張麗善率農業處長魏勝德、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等同仁,與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議員吳蕙蘭、四湖鄉長蘇國瓏、台西鄉長林芬瑩、台西鄉代表會主席李文來等前往台西現勘廢棄文蛤殼暫置場場地,期提供場地暫時存放廢文蛤等貝類,緩解現有隨意棄置問題,有效管理廢文蛤殼等貝類,提升再利用率及擴展去化管道並改善環境衛生。
張麗善表示,近年來受到極端氣候及春夏季節交替,養殖文蛤較易出現死亡情形,尤以持續性高溫致池中病菌大量孳生引發大量暴斃情形時有所聞,養殖業者面對大量死亡之文蛤殼廢棄物何處去傷透腦筋,堆置產業道路或保安林帶不僅有礙觀瞻也影響環境衛生。縣府接獲反應後,極力尋求解決管道,召集各單位會勘,初步選定台西鄉新興段277-34土地作為文蛤殼或牡蠣殼暫置場,由台西鄉公所維護管理,提供麥寮、台西、四湖及口湖鄉等沿海養殖漁民堆置,她也呼籲鄉親勿再隨意傾倒,以維護環境衛生。
張麗善指出,文蛤殼及牡蠣殼經加熱粉碎後均可做為飼料補助添加原料或製做肥料之原料,屬於農業廢棄物可再利用之資源。為有效管理廢文蛤殼等貝類,縣府先前也協調台西鄉兩家專門從事牡蠣殼回收利用之裕益灰粉加工廠及寶島灰粉行同意提供曬場讓漁民傾倒廢棄文蛤殼,協助漁民妥善處理大量暴斃文蛤。
張麗善說,文蛤等廢殼去化問題,同濁水溪河川揚塵向來困擾民生,縣府透過文蛤殼廢物再利用,鋪設在濁水溪沿岸裸露地上,讓馬鞍藤攀附,一來有固沙作用,藉此抑制揚塵;二來養殖漁民可以把廢棄文蛤殼交給雲林縣環保局來協助處理,除了有助改善揚塵,還能解決養殖業者處理文蛤殼的困境,避免再度造成環境汙染。
雲林縣廢文蛤暫置場,地點位於台西鄉蚊港村新興段277-34地號,可暫置總類包含廢文蛤殼、蚵殼、螺類及其他貝殼類,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8點30分至12點(國定假日暫停開放) ,請欲需進場傾倒之業者,可先行電話聯絡台西清潔隊(05)6981781,以利作業。蚵殼及文蛤殼進場時,請勿夾帶垃圾及其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