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今(1)日的武肺疫情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目前指揮中心內部也有類似解封指數的評估,作為未來邊境管制鬆綁的判斷標準。(圖/衛福部疾管署YouTube)
中國湖北武漢爆發的武漢肺炎,現已成全球流行性疾病。在我國一連串管制政策、醫療政策與監控政策,及全民配合下,台灣的武肺疫情相較於國際是非常安全。由於近日傳出觀光佔比GDP達20%的希臘,擬6月15日起開放29國觀光救經濟;日本也考慮放寬泰國、越南、澳洲和紐西蘭等4國公民的入境限制,因此國內相關產業亦開始關切台灣的邊境管制鬆綁議題。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衛福部疾管署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初步考量4大指標,包含疫情規模、檢驗量能、資訊透明度、雙邊互惠,將各國按風險分成4大類,進行不同程度的檢疫措施。但莊人祥也表明外籍人士相關入境措施目前僅在規劃討論階段,詳細內容未定案,還是先遵循「國內鬆綁、邊境風險嚴管」的原則。
莊人祥在今(1)日的武肺疫情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目前指揮中心內部也有類似解封指數的評估,作為未來邊境管制鬆綁的判斷標準。
莊人祥進一步表示邊境管制鬆綁主要會針對4大方面考量,第1點是國家疫情規模,例如14天內增加多少病例或每百萬人口病例等發生率狀況;第2點國家監測、檢驗量能,像是台灣至今確診443例、已檢驗7萬多例,量能在全球排前段班;第3點是疫情資訊透明度,是否即時更新相關數據;第4點是雙邊互惠原則,當我國開放邊境時,對方也要開放邊境,以及檢驗都有互信認證的機制。在架構上,每天會進行研判,因此每天都會有變化。
莊人祥指出,目前會依照判斷標準初步將各國分成4大類,包含第1類紐西蘭、帛琉等地,病例數少,可能考慮直接入境、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第2類是風險較低像是越南、汶萊等地,有發生病例,但風險仍低,若要求居家檢疫14天對於推動商務不利,因此思考檢疫5天陰性後就自主健康管理;第3類是日本、澳洲、泰國等地,疫情再嚴重一點,措施就要更嚴格一點,可能增加採檢次數;第4類就是其他國家,維持居家檢疫14天。
但莊人祥也強調,上述相關邊境管制鬆綁方案只是初步討論階段,詳細內容還沒定案,且開放時程牽涉到非常多國家,必須國家與國家之間商談,才有辦法進行,因此現在還是先遵循「國內鬆綁、邊境風險嚴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