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保處審視,前述文字明顯涉及預防、治療動物疾病醫療效能,已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19-1條及第39條開罰20萬
拜網路購物的便利,寵物用品業者或民眾常利用網路商城、臉書及粉絲專頁行銷販售寵物用品及寵物食品,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提醒販售寵物產品介紹內容應符合「寵物食品用字參考表」規定。若業者或賣家於產品內容敘述宣稱具有醫療效果文字,將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開罰,最高可處新臺幣100萬元罰鍰。
寵物食品及用品,常見如關節保養品、動物洗毛精等,由於不具醫療效果,不可歸屬動物用藥品,不可宣稱改變生理機能、治療及預防疾病等醫療效能,寵物用品業者及民眾於網路販售寵物食品及用品時,產品外包裝標示、宣傳及廣告文案等不得使用具有宣傳療效的文字,動保處提醒民眾,無論是寵物食品或用品皆不得宣稱預防、治療疾病、症狀等功效文字,違反者可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19-1條、第39條規定,處20萬至100萬元罰鍰。
民眾周小姐向反應,柏○○有限公司於網路販售寵物用品,其產品標示或宣傳內容有「減緩粘膜潰瘍、對抗皮膚病菌、預防改善毛囊蟲皮膚炎、預防口炎」用字,業者表示,該產品所含成分,具有預防改善動物疾病效能,所以才宣傳產品優點,而不知道會觸犯法規。經動保處審視,前述文字明顯涉及預防、治療動物疾病醫療效能,已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第19-1條及第39條開罰20萬。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業者若認為所販售寵物用品具有特定效果,應向防檢局申請為動物用藥品後,才可廣告具有醫療效能,若僅有文獻或是實驗室報告,非屬動物用藥品不得宣稱療效。呼籲民眾在推薦販售毛寶貝用品時要謹慎檢視廣告內容,不要為促銷販售量而觸犯法規,遭受高額罰緩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