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拼貼臺灣史 清華開設全臺唯一人骨考古課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16-03-27 08:41


人骨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包括生前是男是女、死亡原因,甚至生前的飲食習慣、左撇子或是右撇子等都能判讀。清華大學人類所助理教授邱鴻霖開設臺灣唯一兼具科學與文化的人骨考古學課程,用清華大學內挖出的人骨標本輔助教學,引領學生讀人骨、學歷史,成為人文社會學院的熱門課程。

邱鴻霖表示,考古學是以科學方法解析古代人與其文化,人骨考古學是以人骨為出發點,不僅分析人骨的DNA描繪血緣地圖,更從人骨所透露出的各種訊息,拼湊出他所經歷的一生,進而推敲出他所處的生活環境、習俗儀式等。


在這門課裡,學生可以觸摸真實的人骨標本,學習鑑別人骨,推斷其年齡、性別等;還有古病理學,分析此人生前曾經感染的病症、退化性炎症等。之後,透過骨遺傳學鑑定DNA基因,以同位素分析認識個體的生存環境與飲食內容。此外,邱鴻霖非常重視人骨的出土脈絡與埋葬行為所透露出的線索,由此來瞭解社會與文化才可完整理解古代歷史,而不侷限於討論人類的起源。

學生在課堂上用來分析的人骨標本,正是民國90年至92年間,清華大學開發南校區時所挖掘出來。清華南校區(即寶山路旁,台積館周邊)過去曾是新竹第一公墓,年代相當古老,當初第一公墓遷葬完畢,展開清理作業時,發現有許多清朝時期的無主墓葬的墓碑及陪葬品,頗具有文化價值,因此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李匡悌教授協助清理與研究。當時,邱鴻霖是李匡悌的碩士班學生,因此隨著老師一起來工作。

邱鴻霖說,為南校區出土人骨進行體質測量分析,發現他們頭骨型態與漢人較為接近,也看得出新竹早期的漢人社會生活艱辛,並且不乏有肺結核、梅毒等傳染病,這些是正史不會提到的細節。邱鴻霖希望修課的學生能夠讀出這些故事,彷彿為前人撰寫個人生活史。

由於能夠提供分析的人骨標本數量有限,因此儘管人骨考古學在清華人社院頗為熱門,但自100年開課以來,只能開放20人修課。人社院學士班大二的劉家伶與大一的辛佩倢,出於對考古學的興趣而來修課,她們說,由於邱老師有很豐富的挖掘出土、田野調查經驗,課堂上分享了許多有趣的案例,而且能夠接觸真實的人骨標本「很酷」,「摸人骨不可怕呀,背骨頭名字背得很開心。」劉家伶笑說。

人社院學士班大四的諶冠霖,則因為逝世的爺爺即將在明年撿骨,他希望修習這門課之後,能夠在撿骨時也探索爺爺過往的人生經歷。「畢竟差了六、七十歲,很多事情無法從爺爺口中得知。也許從撿骨可以發現以前從未聽過的故事。」他說。

邱鴻霖說,開設「人骨考古學」課程的另一個用意,是希望透過這門課讓學生知道,人文社會科學必須結合其他學科,才能獲得進一步的應用與詮釋能力,也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就如人骨考古學,其中就包含了法醫人類學、體質型態學、考古學等。此外,也從一具具人骨與陪葬品分析,慢慢累積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聚落、一個區域甚而一個島嶼的故事,給學生開啟一個用不同方法看世界的窗。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