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面文化節 搶救失傳的技藝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19-08-05 00:12

桃園市蘆竹區市定古蹟德馨堂廣場4日舉辦挽面文化活動,挽面為台灣早期社會文化中-婚嫁禮節之一,同時也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一項美容技藝,時代不段演進的現今,於街頭林立的是高科技美容護膚中心,傳統的美容行業-挽面已漸漸在減少且瀕臨消失的邊緣,藉此活動,讓市民瞭解挽面文化的歷史及演變。


「挽面」是先將白粉塗在臉上,吸收臉部油脂,使細棉線更容易抓緊汗毛,再用一條細棉線交叉形成「又」字型,其中一端含在口中,再由左右手拉扯另兩端,藉由三股拉扯的力量,將細毛連根拔除,讓臉龐光滑細緻,這就是挽面的神奇功效。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鄭市長表示,挽面文化是最具台灣文化特色的女子造型大禮,其起源,其實來自於人們在各類禮俗及共同生活環境下,因鄉里情感形成的人際網絡所演變來的。近年來無形文化資產成為國際關注且極力保護的人類珍寶。在台灣,有一群默默的工作者,儘管社會怎麼變遷,也不能改變他們對傳統的堅持,雖時光消逝但精神永存。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挽面」為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傳統美容術,至今台灣我們依舊可以發現挽面技術的存在,多為老一輩的師傅於公園旁與傳統市場或夜市中為民服務。藉由本活動來體驗這種老阿嬤遺留下來特有的傳統美容技法,來認識傳統的美容保養與傳統文化傳承。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區長邱瑞朝表示,「挽面」這項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遠自隨代就已經存在且逐漸流傳成為早年台灣婦女們理容的常見方法,更是早期結婚前的一項重要儀式。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邱瑞朝說,此傳統技法,對於美容護膚界來說為一重要發展歷程,而不只是值得保存的手工技術,背後更存在著社會風俗的重要意義,此一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在人類演進與歷史脈絡的轉動下,持續保存與活化運用,以傳承、再生文化資產可能性與意義,達到此傳統行業的永續發展。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108閩南文化面面觀-挽面文化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