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傳藝保存者接班人系列報導之漆工藝 王清源和李麗卿習得頂真工法扮薪傳要角

記者陳木隆/專題報導 2018-12-07 15:04

宜蘭傳藝園區駐園藝生王清源(上)、李麗卿(下)和他們的漆工藝作品。(圖/陳木隆攝)

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家級登錄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團體)─接班人傳統工藝示範與推廣計畫」中,受業於傳統漆工藝大師王清霜的傳習藝生王清源、李麗卿,不僅習得大師的頂真技藝,也從身教中學到創作精神與品格修為,他們在漆工藝埋首創作,技法細膩,潛力雄厚,更不忘推廣,扮演薪傳要角。

漆藝是東亞特有的工藝,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漆樹引進台灣成功種植,並且開設漆器製造所,進而開啟台灣的漆藝發展。習漆超過80年的王清霜,曾遠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體漆工坊學藝。他擅長細膩的高蒔繪工法,不但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更於2010年被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漆工藝保存者;他的兩個兒子王賢民、王賢志亦分別被登錄為南投縣漆工藝─戧金、蒔繪技術保存者,連同孫子王峻偉,三代都投入這項傳統技藝,堪稱是漆藝世家。

以漆畫為人生至愛 王清源要創作到動不了為止

62歲的王清源,宜蘭壯圍人,自幼就喜歡畫畫,因家貧缺紙筆,常常在地上塗鴉,尤其喜愛畫人、畫動物。農業社會,孩子生得多,兄弟姊妹多達十人,食指浩繁,四處打零工和騎腳踏車賣魚為生的父親備嘗艱苦。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1971年國中畢業的他就到台北找工作,先到一家小工廠上班,但只十來天就辭職了。或許是暝暝中早有定數,離職當天中午,到一家小吃攤吃飯,竟然遇到多年未見的堂哥,也因為這樣的機緣巧合,開啟了王清源的藝術人生。

當天下午,王清源到堂哥經營的肉攤,從一張破舊的報紙上看到有人在徵畫畫學徒的廣告,堂哥就帶著人生地不熟的他去應徵,並且順利被錄用,月薪50元;原來那是水墨畫家于百齡的徵才廣告,他就這樣當了兩年的學徒,因為本身對畫畫的興趣,加上耐心與上進心,跟老師學畫,也幫忙畫畫出售,雖然只有兩年的時間,卻使他在工筆畫及後來的漆畫,打下堅實的底子。

一直想要突破瓶頸的王清源,在18、19歲時考上復興美工夜間部,過著半工半讀的苦日子,就在服兵役前後那些年,他到一家專營佛具外銷的貿易公司做佛像彩繪的技術人員,也因此接觸到漆器與一些業者,後來隨著國際市場的萎縮、老闆年歲老邁等因素,他一邊從事漆器代工維生,卻也未曾忘記習畫,一路摸索、進步。

2006年是王清源另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得知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今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班培育漆藝人才的訊息,立即報名參加,成為王清霜及王賢民、王賢志父子三人的弟子,而且連續3年、每期3個月,從未放棄任何習藝的機會,並於2010年至2013年擔任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王清霜漆工藝傳習計畫的傳習藝生。他跟著這位國寶藝師學習蒔繪、變塗、貼附、脫胎等技法,成為傳統藝術傳習計畫的結業藝生。

多年的苦心創作,王清源除了舉辦個展及參與多次聯展外,作品亦深受青睞,包括獲得宜蘭美展優選、台中大墩美展入選、台灣工藝競賽多次入選及佳作、苗栗美食器設計競賽銀獎等等。對於漆藝,王清源說:「我找到人生的至愛,一路走來無怨無悔,要一直創作到動不了為止。」他不但跟著王清霜學技藝,也很佩服這位恩師全心全意的創作精神與平易近人的品格修為,讓他受益匪淺,他於2013年從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畢業,並於2016年進入該校造形藝術研究所進修,就是受到老師的感召與激勵。

從服裝設計轉換跑道 李麗卿與漆藝結下不解之緣

出生於雲林崙背的李麗卿(52歲),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科畢業後,原本從事服裝設計相關工作,包括設計助理、布花製版及樣品製作等。1993年轉行到彩繪公司任職,該公司主要是接日本客戶的訂單,她的工作是用壓克力原料在客戶提供的紙上畫斗、畫拱,偶而也會接到漆工藝的工作,在漆板上畫圖,以花、鳥居多。

李麗卿回憶說,當時對於漆工藝,只會在客戶提供的現成漆板上畫畫,根本不會打底及研磨做漆板;後來公司結束營業,她和原來的同事合開工作室一起接單,但也只能幫客戶在現成的胎體上畫畫做成贈品,雖然一直要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想要拜師學藝,卻又不知到哪裡去學。直到2001年友人告知台中有位賴作明老師開辦漆陶班,她與另一位合夥人立即抓住機會展開習藝歲月,每星期兩天搭乘客運在台北、台中往返奔波,達半年之久。

漆藝家賴作明的父親賴高山,就是與王清霜同赴日本進修深造的漆藝大師。李麗卿向賴老師學習在器皿上上漆的技巧,並且學作漆板,那是在三夾板上貼布、補土、研磨、上漆,每上一次漆就得研磨一次,做成一塊漆板,至少約需6、7層,工序相當繁瑣。多年的磨練及過人的韌性與毅力,使得她的漆工藝底子愈來愈紮實,也因為這次的學藝,接觸到這個領域的人,2002年輾轉得知王清霜老師在草屯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開辦漆藝蒔繪課程的消息,又開啟了另一段習藝的歲月。

李麗卿再以半年的時間跟著王清霜學做漆板之外,還學習平蒔繪、研出蒔繪,以及最困難的高蒔繪等技法;又於2010年成為漆工藝傳習計畫的傳習藝生,以4年時間精進技法,作品頗具巧思與細膩度,每件至少需時一年半載以上,方能完成。迄今還是單身的她,一個人生活,日子過得簡單,從未想過要靠潻工藝賺錢,一心只想著要把每件作品做好,每完成一件作品總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自我要求下一個作品一定要更好。

李麗卿與王清源,除了本身努力創作外,也不斷推廣漆工藝,曾於2016年向政府申請補助,在台北開班授課,像播撒種子與培育幼苗一般的傳授這套傳統技藝。他們在宜蘭傳藝園區駐園創作期間,也透過現場實作與解說,讓更多人得以欣賞漆藝之美、見識箇中堂奧。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