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170年,被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的雲林「口湖牽水狀」文化祭,23日進入祭祀高潮,5,000多支水狀排滿萬善爺廟公路兩旁,場面壯觀,明天清晨將燒水轉祭告亡魂,為牽水狀文化祭劃下句點。
圖說: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延續一百多年。(記者郭春輝攝)
口湖牽水狀祭祀的由來,是沿海雲林先人悲慘故事堆疊而成,清道光25年(1845)農曆6月初6至初7,狂風驟雨,奪走口湖、四湖沿海數千條人命,這場「六七水災」,是台灣最大水難事件。
圖說:排列路旁的5,000多支水狀,場面壯觀。(記者郭春輝攝)
為了緬懷及超水渡先人,口湖及四湖地區每年農曆6月7、8日均舉行「牽水狀」超拔法會祭典,沿襲至今170年,祭祀期間,所有口湖、四湖的遊子都得返鄉,參加,悼念祖先,法會,除有道士、僧侶超渡亡魂科儀,放水燈、點燈、挑飯擔祭祖外,最特別的是家家戶戶在路旁放置水狀,數以千計的沿著公路排列。
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總幹事林啟源說,今年居民申購水狀超過5,000多支,已全部排列在公路兩旁,將在明天文化祭最後一天進行「燒狀」,告慰祖先亡魂。
林總幹事說,依台灣習俗,溺死者可透過牽水狀方式脫離苦,水狀是以竹篾編製的空心圓筒狀物,竹竿為狀心,竹篾以同心內外圓的方式,內圍糊以白紙,外圍糊三色狀鬚,並於狀身最上方插上三角旗,書寫亡者姓名,由上至下分別貼紙糊神像,每層狀身糊有雲梯,象徵亡魂由凶惡至和善、由苦難到極樂的大解脫。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