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會營養不良? 專家:對人類危害不輸二手菸

記者邱世明/台北報導 2018-10-12 11:36

植物也會營養不良? 專家:對人類危害不輸二手菸

當農作物都營養不良時,又怎能期盼人類吃完食物能獲得足夠營養?早在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發展中國家十大健康殺手,其中缺鋅、缺鐵便位列其中,與二手菸的危害相當。尤其人類食用不含微量元素的作物,是人體微量元素缺乏的重要原因,這跟土壤能否供給適當營養素給農作物息息相關。

每每經過綠油油的田野,一眼望去,看似茂盛茁壯、結實累累的農作物,其實背後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危機。為了農作物生長過程營養盛產,種植過程常常不經意使用過量化學農肥(尤其是氮肥),在溫室效應下氣溫逐漸攀升的今日,過多無法在土壤代謝的氮肥,會產生一氧化二氮(N2O),一旦進入空氣中,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300倍威力,過量流入河川或海洋,則會造成藻類增生、水中氧氣不足,因此水中生物可能因此缺氧致死。此外,土壤面臨酸化威脅,造成微量元素如鈣、磷、鎂、鐵、錳、鋅等不易被作物吸收,也直接造成土壤另一威脅-鹽化。由於不斷累積過多化肥成份中鈣、鎂、鈉等微量元素,結晶後會形成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硫酸鎂與硫酸鈣等鹽類,因此土壤中的鹽份與礦物質濃度,若低於植物體內的濃度,則植物可以正常吸收水分,但若土壤因為其他因素,造成鹽度與礦物質含量過高時,植物會因水分無法透過半透模進入植物體內,造成植物營養不良而餓死或枯死。

安美洛實驗室主持人李怡禛博士表示,適當地施肥是關鍵,尤其建議使用生物來源(非化學)的有機質農肥,在土壤中容易被微生物利用與分解,除可提供農作物較好的吸收率,胺基酸作為螯合劑所形成的水溶性分子螯合物,可以將礦物元素快速帶進植物體內,且輕易的被作物斷開螯合劑與礦物元素,在礦物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同時,代謝出可被植物利用的胺基酸螯合劑,不像傳統化肥使用EDTA化學螯合劑,雖可被作物吸收,但作物卻無法輕易斷開螯合劑與礦物元素,容易導致植物傷害。此外,EDTA化學螯合劑的生物利用率極低,很難被土壤的微生物分解,會積累在土壤中汙染環境。

致力推廣友善農業的「友善市集」董事長陳清文,呼籲農民改變施肥習慣,逐漸屏棄低廉的化肥,改為友善土地的有機質農肥。對於土壤本身,可以透過微生物機制活化土壤;對於作物本身,亦可獲得較高營養價值與產量。務農出身的「友善市集」總經理李政益,更是以農家子弟為鑑,表達透過對植物、土壤雙贏的方式,才能改善21世紀農作物營養不良的問題,也才能讓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的微量元素獲得完整補充。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