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下的麥寮」是麥寮鄉公所爭取環保署105年「營造友善城鄉環境」補助的主題。
圖說:六輕行政大樓門前的一顆百年老樹至今風味猶存。(記者葉俊麟攝)
六輕填海造陸2,603公頃,有1/4的土地用在綠美化與防風林造木,包含防風林230.94公頃、廠內草坪及綠化面積259.9公頃,景觀公園造景美化7.6公頃,在煙囪下的六輕總共栽種150萬顆樹,包含木麻黃、榕樹、茄苳、水黃皮、蘋婆果、南洋松、羅漢松及孟加拉榕等,其中在六輕行政大樓門前的一顆百年老樹至今風味猶存。
六輕四周為何沒有風飛砂,主要在於「土質優良,定砂防風」,六輕在裸露地面播撒草仔,首先以稻草編蓆覆蓋裸露地面,然後以細鐵絲固定,避免地面砂土被吹散,當時為了以水份增加草仔存活率,都選擇在梅雨季施作,歷經雨水沖洗自然活化,稻草自然腐爛進而改善六輕一地的土質。
六輕廠區防風林150萬顆樹採取2種種植方式:(一)在62米土堤東環路綠地以木麻黃為主成為「單一林相區」。(二)在北堤及西北堤100米綠帶種植木麻黃、黃槿、水黃皮、南洋杉、榕樹等之「混合林區」存活率約有97%。
六輕為了造林投入近千億的資金,至今20年,每公頃林地之碳吸收量可達68公噸, 230公頃造林每年碳之吸收量約為15,000公噸。
長期的規劃,看見了六輕的「樹」在人為,也因定砂成功,讓風飛砂遇「樹」則不達,百年老樹的風味猶存,再度印証了,大自然與人類可以因樹的存在而互補,共存共榮。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