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熱血再造 翻轉偏鄉社區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18-08-05 00:16

返鄉青年魏世澤(左)與王弼主(右)為社區找出新活路,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中)大為讚許。 

勞動部雲嘉南分署4日在台南市海安路與正興街口,為23家來自雲嘉南各地具社會企業潛力的非營利組織舉辦公益市集,現場展售社區文創商品、農特產品與地方特色美食,包括雲林咖啡與地瓜條、嘉義魚鱗膠原蛋白露、阿里山小米酒、台南手工藺草包與鹿肉乾等,展現濃厚地方味。

因應父親節,也安排彩繪蛋糕活動與免費DIY體驗,吸引不少民眾參與,認識更多在地人文、藝術與產業風貌。

台灣農漁村,年輕人出走,產業逐漸沒落,不過仍有回鄉青年抱著熱血與創新力為社區努力找出路,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挹注下,女青年王弼主結合社區產業與文化生態,讓七股三股社區成了遊客「蚵農體驗」的最愛。

另一回鄉青年魏世澤,透過現在正夯的網路直播,一邊介紹柳營果毅社區特色,一邊賣起鳳梨乾、草菇乾等自家產品,幫社區創下單月營收破15萬元的紀錄。

勞動部長期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將人力導入社區發展特色產業,不少傳統社區都表現亮眼,如三股與果毅社區就是很好例子,勞動部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說,此計畫不僅能吸引青年返鄉就業,也協助失業者、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及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在地就業。

柯呈枋說,截至今年雲嘉南分署已補助民間團體1,485個就業計畫,創造超過9,700個在地工作機會,同時亦積極輔導團體發展成社會企業,使地方特色產業能傳承延續,凝聚在地認同,讓更多民眾認識地方的美好。

75年次的王弼主,大學畢業選擇回鄉發展,因緣際會進入三股社區發展協會,有感於社區人口外流嚴重,產業逐漸凋零,為幫社區找新發展與出路,讀傳播的她,開始運用所學,串連社區景點與資源,如龍德宮、鯉魚池、碾米廠與吉安香舖等,並結合社區產業及文化生態,搭配不同季節主題,規劃社區深度遊程及蚵農體驗,帶著遊客鋟蚵、串蚵殼、遊潟湖蚵田、吃風味餐等,進行漁村巡禮。王弼主說,希望民眾到七股不是只吃海鮮、看風景,更能直接走入社區,認識在地產業,體驗社區生活。

現年28歲的魏世澤,曾在北部教國中小學生程式設計、3D列印,因不想當一成不變的上班族,決定回鄉投入多元就業方案與果毅社區的婆婆媽媽共同行銷包括草菇乾、鳳梨乾、檸檬片及蝶豆花茶包等在地農特產品,社區也因他的加入,為產品找到全新經營模式,開啟多元發展的活路。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