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導覽專家帶團 踏查府城美食源頭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15-05-02 09:51



「南方有佳餚」府城文學路線踏查,
5/2上午從赤嵌樓出發,由文史導覽專家沿途解說,穿梭巷弄尋訪府城美食的源頭,最後再回到台灣文學館聽取古典文學的賞析,深度瞭解府城美食與文學。



圖說:台文館府城文學踏查活動自赤崁樓出發,穿梭巷弄尋訪府城美食的源頭。

今年的「南方有佳餚」踏查路線,由台文館與臺陽文史研究學會合辦,陳曉怡及
薛建蓉老師從台文館出版的《臺灣古典詩選注3:飲食與物產》及《全臺詩》中挑選16首詩,做為踏查文本的依據,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曾國棟、張麗芬老師配合詩作規劃相關景點與路線,主持全台詩計畫的施懿琳教授也全程參與。

曾國棟表示,赤崁樓所在的民族路,小吃、夜市齊聚,象徵台南美食的發源地,踏查路線由此出發,意義別具。包括石舂臼、米街都在附近。學員走過赤崁樓旁的的牛肉湯、棺材板、蝦捲及肉燥飯等攤位,遙想當年盛景,是走訪台南美食及文學的最佳起點。

目前米街雖然都已不再,碩果僅存的一家雜糧店「金泉成商行」,
1908年開設於米街,後移至民族路2284號,仍保存古風經營,店內各式五穀、洛神、菊花等,以塑膠袋綁著懸吊於店內,店主拿著放大鏡手記抄寫記帳,牆上掛著烏黑剝落的大型古老老木匾「金泉成」三字,彷彿時光隧道帶人回到從前,特殊的氛圍,令學員驚艷,紛紛拿起相機、手機拍照留影,留下時光凝結的一刻。

此次踏查路線以台南的物產、美食為主題,台南新美街的金德春茶行,清同治
5年,西元1868年創店,已傳至第五代,至今仍以濃厚的人情味做生意,顧客上門二話不說先奉茶再說,除了賣茶,店內十餘個大茶甕,是老茶莊的最佳見證。

同樣位於新美街的開基武廟,廟壁上嵌立著一幅古碑「重興開基武廟臺郡郊舖紳士捐金碑記」,碑文可見三郊、茶郊的捐贈記錄,見證當年五條港區茶商自福建進口茶業,生意好賺大錢捐款不手軟。

逛完了
1905年開張的西市場,再走逛到中正路、日治時期最時髦繁華的末廣町,以及台南著名酒樓寶美樓、醉仙閣等舊址,大家排隊買一杯雙全紅茶,再走到林百貨,聽這棟台南最早有電梯的百貨公司「五層樓仔」的故事,最後回到文學館內,由陳曉怡及薛建怡進行古典詩的文學賞析。

陳曉怡表示,府城美食一天吃不盡,早餐可以吃虱目魚粥和煎魚腸、或是地瓜簽飯配醬菜,接著逛菜市場,中午吃米糕、碗粿或來碗醃檨煮魚,接著喝下午茶或咖啡,晚餐上酒樓吃烏魚子、魚翅,消夜再來碗擔仔麵;而台南的食物為何特別甜,清道光年間的詩人陳學聖有〈蔗糖〉
薛建蓉老師也提出解釋,糖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食物放糖代表的是一種富有的象徵。

除了精神領略府城飲食之美,台文館並為參加學員訂購在地美食小西腳碗粿、綜合豆仔湯及黑糖菜燕等,親身體驗何謂道地台南小吃。

台文館表示,博物館日玩文學系列活動其它內容還包括:
523由本館文物修復師辜貞榕主講的「文物保存講座」、518由吳漢中主講的博物館日專題講座等,兩場活動於55起開放報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詳情請上台文館網站www.nmtl.gov.tw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