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高中袖珍雕塑典藏展 展出74件得獎作品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18-04-10 15:01

展出歷屆得獎作品共74件作品,媒材包括陶瓷、金屬、石雕、木雕、複合媒材等。

在這春暖花開,充滿活力的季節,由臺北市立復興高中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共同舉辦「袖珍雕塑典藏展」已邁入第三年,本展共計展出歷屆得獎作品共74件作品,媒材包括陶瓷、金屬、石雕、木雕、複合媒材等,並藉由文創藝術及創作工作坊等推廣課程,將使參與師生體驗到更豐富的視覺感受。

「袖珍雕塑」源自於1980年代初,由夏威夷大學雕塑教授馬莫魯‧賽托(Mamoru Sato)與弗雷得‧羅斯特(Fred Roster)提出的鞋盒(shoebox)概念:以可置入鞋盒空間的小尺寸雕塑為主。是一種微型化空間的立體作品,如同過往皇宮貴族手上玩耍的觀賞物一般,因此袖珍雕塑以其具體親和力的尺寸,迷你微形化的空間,在小尺寸中,大大發揮了袖珍雕塑的可能優勢及增加了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連結性。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鄭雅芬表示:「為推動12年國教多元發展,本校連續三年藉由高中與大學的策略聯盟,讓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系主任王國憲教授親自導覽解說,不僅讓復興高中美術班學生提升藝術專業知能,普通班學生亦可於藝術及跨領域課程,在各科老師引導下親身至校內藝術大樓-山藝廊,體驗鑑賞在校園難得一見的袖珍雕塑典藏展。」

從藝術角度來看,袖珍雕塑更貼近觀者的尺寸、易於引起共鳴的微型空間,讓藝術品也更易於融入生活。而小尺寸的創作模式也反映了快速、精確、貼合生活的當代感。此外,袖珍雕塑作品攜帶便利、容易展示及收藏,從商業角度來看,袖珍雕塑在滿足藝術性追求之餘,也帶有低成本、高技術的特點,收藏價值的增加指日可待。我們期待,本展除了作為推廣袖珍雕塑之重要展覽,增益學生學習之廣度,亦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藝術與商業間的合作模式寫下新的一頁。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