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辦大學生體驗友善農作 32位大一生共同種植栗南瓜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17-10-26 09:50

修平科技大學與外埔青農合作假外埔區三崁里農田首辦「大學生體驗友 善農作」,三十二位大一新生,在老師帶領下,興趣極高的共同種植三分地的栗南瓜。(記者陳榮昌攝)

修平科技大學與外埔青農合作,二十五日首度在外埔區三崁里農田進行「大學生體驗友善農作」,由台中農改場戴振洋老師指導,道卡斯青年工作會理事長施志昌、三崁里青年農民紀雯苓、三崁里里長紀良章與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與發展系三十二位大一新生,在老師廖珮玟、李文明帶領下,共同種植三分地的栗南瓜。

道卡斯青年工作會理事長施志昌表示:首辦大學生體驗友善農作情況,非常有收穫,學生不但了解友善農業意義,也體會到農民種植上的辛苦,同學們知悉友善栽種的栗南瓜在修平科大霧太達利辦公室支持下,年底收成後,將於三崁里三合院古宅銷售而感到相當的興奮。

透過農委會農業改良場技術指導,大學服務學習人力提供,青年農民在地深耕下,台灣農業的缺工問題,或許可以找到異於打工度假的另一個解決方案。

修平科技大學副教授李文明表示:政府鼓勵青年回鄉從農,但除了缺地及缺錢外,農業的缺工問題更阻礙青年從農的意願。面對農村缺工的問題,農委會日前提出發展省工機械、讓中高年齡失業者進到農村當農工及年輕人到農村打工度假的新構想。

政策推出,年輕人似乎意願不高,而農民的態度也很保留。一來是,台灣年輕人選擇到國外打工度假,可以透過打工旅遊體驗異地文化,同時學習外國語言,最重要的是打工時薪較台灣薪水高,還可存下人生第一桶金。而農民也提出質疑:「初期或許有幫助,但錢誰給?住宿怎麼提供?甚至年輕人是否能吃苦耐勞?」,因此,打工只是暫時性的補足人力缺口,不一定真的能培養新農業人才,有農民直言,農業缺工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農村人力,國內打工度假要滿足年輕人和農民的期待,恐怕不容易。

勞動部與農委會為穩定長期的農業人力需求,曾經推動農事服務團及高職、大專的農業公費專班,但不少地方農會申請農事服務團獎勵計畫,辛苦地招募、面試、職前訓練有心從農的新農民,卻因不少人認為農事辛苦而打退堂鼓,計畫根本招不滿人,申請案因此喊卡。而高職、大專的農業公費專班,目前已有大學開辦。

另外,農委會還與國教署共推「獎勵高中從農方案」,一年可增加200名農業生力軍,再配合百大青農等政策,農委會預估可以慢慢滿足農業長期人力需求。但短時間內的農業缺工問題目前仍然存在,大學生體驗農作,是農業缺工的另項選擇。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