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未來食農新事業 好食好事引進MIT Beyond Food Bootcamp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17-09-18 19:27

隨著「跨界與創新」的思維在各個產業蔓延,新創事業的觸角在「科 技」的融入下,「食」與「農」這個尚未被觸及的領域,已然成為最被 關注的下一塊創新與創業的處女地。

以美國新創企業Blue apron為例,一家以線上販售新鮮食材搭配菜單遞送到家庭的服 務公司,2012年成立後短短五年的時間,年營業額即逼近8億美 金。其成功關鍵主要就是憑藉商業創新與科技結合,創造簡單、 有趣、具成就感的消費者價值。

45

台灣的「美食與農業技術」素來底蘊深厚,是否能與「創新與科技」 之間擦出火花?好食好事基金會,一個以推動食農創新創業的年輕團 隊,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引進全球著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英文校名簡稱MIT)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Bootcamp), 並在9月10日至9月15日在新竹北埔舉辦,催生出許多食農創業的新想法。

新竹縣政府為使在地農創能與國際接軌,進而落實科技與農業創新發 展施政方針,特別重視此次與好食好事基金會合作機會。邀請好食好 事基金會至新竹舉辦,希望透過舒適且靜雅的環境,讓參與學員們能 心無旁鶩的盡情激盪創意的火花。

MIT素來在科技的創新與創業領域上領先全球,畢業的校友已在全 球創辦超過三萬家企業,創造了460萬個工作機會,年產值高達2兆美元(約新台幣60兆元),若換算成GDP,MIT相當於全球第八大經濟體。這次在台灣辦的MIT BEYOND FOOD超越食農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是MIT創業極限挑戰 營開辦以來,首次把焦點鎖定在農業上。

好食好事基金會今年初也挖掘台灣食農新創議題,深入報導台灣食農創業的在地故事,並結合電視節目傳播動人故事,翻轉台灣對食農創業的新觀念。

為了擴大這個課程的影響力,好食好事基金會等別在今年5月12日 與13日二天,先舉辦了二天一夜的Mini BootCamp活動,讓200位台灣創業者進行台灣區挑戰營; 8月2日及3日,MIT Professional Education專業提升教育課程,60位台灣食農產業高階人 士齊聚一堂,共同接受MIT國際講師帶來的震撼教育。

為讓生產與消費資訊更透明,讓產品設計與選擇更健康,並讓環境與 商業生態更永續,好食好事基金會運用跨界想法與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共同舉辦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讓學員們透過講師們的專業訓 練課程及分組團隊合作進行學習。在6天5夜中,學員每天從早上6點到凌晨12點接受講師上課與團隊討論進行創意激盪, 找出創新的商業模式及符合趨勢的技術運用,密集的課程預期帶給食 農產業更多的創新思維與應用,最終於9/15進行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的成果發表。

67

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邱子權表示,在工業化與綠色革命的 副作用下,農地已逐漸被損耗;氣候暖化所帶來系統性的衝擊不僅讓 2050年全球糧食需求面臨更高度的競爭,整體糧食需求將增加7 0%。在全球糧食供需嚴峻的情況下,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0%左右,必須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搭配符合趨勢的技術運用,讓消費者 覺醒與反思進而重視飲食健康與資訊透明。因此,好食好事基金會為 鼓舞更多跨領域青年領袖投入食農新創產業,讓不同領域的跨界青年 一展長才,特別提供總金額近新台幣100萬元的獎學金給入選的9位台灣食農新創明日之星,並依創業內容評選出部份入選學員,給予全額或是半額等不同的補助。

本次MIT率領世界級講師、業師、優秀校友共16位前來,包含生技、網絡、創業、市場調研,及新創企業組織發展、創新策略管理和技術等跨領域的專業講師。透過MIT高強度和高壓的緊湊課程,學員們僅須花6天5夜即可完整訓練。在每天睡不到3小時的情況下,學員們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並超越自己的極限,透過MIT教授、業師、評審們的專業指導,匯聚創新能量並落實成實際計畫。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