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光田醫院醫師吳喬森說明罹患大腸癌的身體狀況,籲民眾每3年 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確保身體健康。(記者陳榮昌攝)
罹患大腸癌的86歲的吳阿嬤,惡性腫瘤如同在腸壁上鑿出水龍頭般不斷異常出血,導致阿嬤腹脹痛、血便及貧血,在家裡洗澡時突然昏倒,被送到大甲光田醫院時,她卻不願手術欲放棄治療,幸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吳喬森解釋,施行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傷口小、疼痛少,阿嬤這才放心接受手術切除,目前只須定期追蹤即可。
另一名58歲的婦人日前經四癌篩檢發現糞便中有潛血反應,就醫做大腸鏡才發現大腸內竟有個跟壘球一樣大小的惡性腫瘤,導致腸道嚴重堵塞,經吳喬森醫師同樣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後,確認為第3期大腸癌,現正持續化療中。事後患者回想才驚覺,自己糞便變細、左側下腹痛多年,原來就是癌症引起。
吳喬森解釋,大腸癌主要是大腸內上皮細胞增生成腺瘤瘜肉再癌化所造成,病變成癌症的時間約5-15年,當變成惡性腫瘤時主要會引起腸道出血、穿孔及阻塞。上述的婦人惡性腫瘤體積大到堵住了腸道,導至腹脹、糞便變細是阻塞型症狀,直到後來檢查有血便才發覺。
穿孔簡單的說就是腸道破了一個洞導致糞便跑到腹腔內,可能併發腹膜炎或有敗血症的風險,嚴重者可能喪命;80歲的吳阿嬤則是嚴重出血型個案,她到院時血紅素僅5.5 g/dL(正常值12-14 g/dL),惡性腫瘤讓腸組織變脆,透過大腸鏡明顯可見腸壁上點點出血,5公分大的腫瘤處更是如水龍頭般不斷放血,阿嬤便血多時無注意,直到昏倒才就醫。
吳喬森表示,由於現代飲食多元、精緻且複雜化,加上多名公眾人物因直腸癌去世,最新106年國人10大癌症排行,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9年蟬聯冠軍,新聞和統計都令國人聞直腸癌色變。因此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就要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尤其是長期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糞便變細,或有便意卻沒有便的感覺,如果擔心檢查疼痛,可選擇施作無痛大腸鏡即可,如能在早期就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