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藝術館改成纖維工藝博物館 民代轟中市犧牲兒童權益

記者黃志政/台中報導 2017-05-18 19:09

台中市大里兒童藝術館在104年7月改為纖維工藝博物館,市議員蔡雅玲、謝志忠、張玉嬿十八日在議會提出質詢,解決蚊子館問題是市府應盡之責,但不該本末導致就此犧牲兒童權益,必須顧及兒童與親子活動的需求。文化局長王志誠答覆說,兒童藝術館就因為參觀的人變少了才會改為纖維工藝博物館,但它不僅是工藝博物館,還有植物染的主題在內,保有兒童館的功能。

市議會定期會18日進行教育文化業務質詢議程,市議員蔡雅玲表示,當初兒童藝術館設置時是全台第一座專為小朋友量身打造的藝術館,可以讓小朋友樂在其中玩個痛快,也能讓父母從中偷空找到休息的地方,為何淪落到蚊子館甚至廠商退場後封館的地步?

蔡雅玲進一步指出,兒童藝術館原本人潮熱絡,但因後續財務狀況不佳,導致難以更新設備,使得民眾再訪的意願降低,市府不應本末倒置,不該因廠商的經營不善而犧牲兒童權益,呼籲市府須正視兒童及親子需求,擬定相關辦法。另外,也有民眾在臉書上反應纖維工藝博物館經營不佳,市府不能自我感覺良好,不可解決蚊子館的問題又產生別的問題。

謝志忠說,兒童藝術館本來是為所兒童設計,有塗鴉、音樂、體適能挑戰等等的空間,是孩子能夠樂在其中的場所,我們同意博物館也能達到兒童教育的效果,可是博物館本身對小孩子的吸引力,就和兒童藝術館向去甚遠,台中應該要有「以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的空間。

張玉嬿指出,現在既然改為纖維工藝博物館,文化局應該善用各圖書館專業人員,積極蒐集各地的纖維工藝文史資料,例如:當地的古文書、手稿資料、照片、舊有的工具等,並結合當地的文史工作室,一起合作蒐集與當地有關的工藝文物,吸引市民進入參觀使用。

蔡雅玲、謝志忠與張玉嬿議員齊聲呼籲,解決蚊子館問題之餘不該犧牲兒童權益,市府應針對兒童與親子方面研擬相關的場館建設,使台中市民有適合的親子活動之處。

局長王志誠則答覆說,大里兒童藝術館當初營運時為特定廠商量身訂做,廠商財務不善,無力更新設備,加上少子化的關係,參觀人數銳減,惡性循環,最後幾乎變成蚊子館,而台中市的纖維資源非常豐富,原址在葫蘆墩文化中心內空間太小,才會改造大里兒童館為纖維工藝博物館,但是這改造不是純粹要解決蚊子館的問題,還要保持它原來作為兒童藝術的功能。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