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教堂成觀光新地標 玉環天主堂4/22重新「復活」 

地方中心/屏東報導 2017-04-14 07:00

屏東縣新埤鄉「玉環天主堂」以極具特色的建築風格與承載多族群互動的生活記憶,而在2016年通過文資審議被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近期縣府整修建物與週邊場域,並邀請藝術家彩繪壁畫,將在「復活節」之後的4月22日週六上午9時至12時,與天主教高雄教區合辦重新啟用典禮,這座原先荒廢又重新「復活」的教堂,未來也將成為沿山公路一處特別的心靈休憩場所。

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表示縣長潘孟安自上任以來,即將縣道185(沿山公路)週邊區域營造列為施政重點,包括農特產加值推廣、旅遊露營規劃、觀光遊憩行銷、跨族群藝文傳承等,玉環天主堂修復完成及重新啟用,代表著一處新的心靈休憩場所,也讓沿山公路的旅程更加多元豐富。

天主教高雄教區杜勇雄神父表示玉環天主堂由玉環新村的浙江省披山島移民(當時被稱為「大陳義胞」)與鄰近萬隆農場從事「製糖會社工」的平埔馬卡道族合作興建,建材取自隔壁的來義溪畔鵝卵石,前幾天還遇到社區長輩談當年他們一起搬石頭興建的往事,這是德國道明會所建立,建築呈現德國人的精準風格與透光透風的環保思維,教堂原名「耶穌善牧堂」,以耶穌照顧羊群的典故,給當年流亡的軍民一個精神支柱,希望未來這座教堂能成為一處寧靜心靈的場所,也感謝縣府的修復與支持。

「玉環天主堂」後方的兩幅壁畫由枋寮F3藝文特區藝術家所繪製,巫詩瑩老師的「採石建堂圖」訴說玉環天主堂的興建故事,蔡梅芳老師的「耶穌善牧圖」傳達玉環天主堂原稱「耶穌善牧堂」的涵義。

玉環天主堂由德國道明會德鐸會省貝滿神父(Elmar Bohmann, O.P.)於1965年所建立,興建費用是神父回德國募集而來,教堂的圓錐形本體、六角星形(「大衛之星」)屋頂,極具特色,教堂附近有客家、閩南、西拉雅、馬卡道與排灣聚落,成就一段集結眾人心力的美麗故事,也見證了沿山公路多族群互動的生活記憶。

日劇「拿破崙之村」敘述人口老化、青壯外移的村落大搶救,除了玉環天主堂之外,沿山公路還有十多處因為產業變遷、人口外移而遭到閒置的教堂,未來將持續與教會、社區與各界有心人士合作,活化教堂群,帶動社區復振,重建心靈的理想國,成為地方再生的新典範。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