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臺大醫院胸腔內科王振源醫師等出席結核病防治記者說明會。(圖/記者黃村杉攝)
結核病是國內發生率最高的法定傳染病,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強調,潛伏結核感染者雖不具傳染力,但若未及早接受預防性投藥,發病的機率是接受治療的31倍之多。因此,當接觸者發現感染結核菌時,結核菌雖會潛伏帶原在體內,但若馬上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即可有效消滅體內潛藏的結核菌,大幅降低日後發病成為結核病人的機率。
許朝程表示,為提供接觸者更精確迅速的診斷與預防性治療,衛生局自105年起導入新診斷工具「丙型干擾素釋放抽血試驗(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簡稱IGRA)」進行檢驗,再搭配新型預防性治療藥物-「速克伏」,讓「潛伏結核感染者」能更快速接受治療保健康。
許朝程指出,新北市於105年間共有5,202名結核病接觸者接受結核菌檢驗,其中有1,085名呈現陽性,即為潛伏結核感染者,陽性率約21%,表示體內感染結核菌應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截至106年3月10日,已有884人接受治療,無人發病。另有201人未接受治療,但已有7人發病,發病機率為3.5%。
許朝程說,新型「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藥物-「速克伏」,讓服藥時程從9個月要吃270次藥減少到3個月只需吃12次,提高結核病接觸者加入治療意願及服藥的便利性。透過結核病個案都治以及各項接觸者防護做法,使得本市結核病個案發生率由95年的每10萬人口58.4人降到105年的每10萬人口37.9人,降幅達3成5。
疾管署結核病防治專家委員、臺大醫院胸腔內科王振源醫師指出,現今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持續進步,結核病防治策略也要隨之改變。在過往注重結核病的確診與治療,而現今則必須同時注重「潛伏結核感染」的預防性治療。唯有同時兼顧主動發現個案及推廣「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方能達到有效降低結核病發生的目標。
衛生局呼籲,結核病接觸者接受潛伏結核感染治療的好處,除了能維護自身的健康,亦可有效避免日後發病傳播給他人的風險,也為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2035年消除結核病願景的重要防治策略。相關資訊請參閱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ntpc.gov.tw/或撥打防疫專線:(02)2258-6923,將由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