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aiwanhot.net/cache/426133/lg/wp-content-uploads-2017-02-58b2a4d5c2728.jpg)
(圖/維基百科)
228事件將屆滿70周年,很多人認為當年下令血腥鎮壓的「元兇」蔣介石應該被究責,甚至有民眾在網路上號召228當天要破壞中正紀念堂。為推動轉型正義,文化部要求停播中正紀念堂〈蔣公紀念歌〉,將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包括蔣介石公仔、文具等下架,一連串「去蔣化」運動,引起朝野熱議。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26日也在臉書(facebook)提出新點子,建議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一個紀念獨裁者的空間可以轉變成民主象徵的國會」,也彰顯台灣民主成就。
張景森指出,立法院佔用校地,已經是多年的老問題。在他擔任北市都發局長時曾提出解決方案,但礙於一兩百億遷建經費等種種因素遲遲沒有進展,而把中正紀念堂改為立法院,「就象徵意義來看,一個紀念獨裁者的空間可以轉變成民主象徵的國會,本身就是台灣民主發展成就的一部分」。
張景森認為,就實用的角度來看,中正紀念堂地點適中,跟各部會都靠近,建築面積15000平方公尺,是現在立法院的6倍大,如果空間不夠,還有兩廳院和紀念堂之間保留的擴建空間可用,廣場可容納各種長、短期民眾的陳情抗爭,不會影響到市區交通跟民眾生活。
他表示, 1990年3月學運的時候,他就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帝王陵」遷移是遲早的事。他也曾在當時跟蔣家後人建議,「由蔣家後代主動提出中正紀念堂改為國會的想法」,「讓台灣的威權象徵可以漂亮轉型,也替蔣家後代留下一點歷史得分」,可惜並未成功說服這些人,「眼看歷史終於快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