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的傳統文化 東榮國小無毒開心農場

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 2017-02-25 08:15

東榮國小與北港農會四健會合作,規劃栽種水稻鄉土教育進入第5年(圖/北港鎮農會四健會臉書)

雲林縣北港鎮東榮國小栽種水稻已進入第五年了,也成為農村學校的傳統文化,以無毒開心農場「幸〈蝠〉稻米、有機才有〈蝠〉氣」為宗旨,23日由北港農會四健會帶領師生在校園農田插秧,校長林郁杏首先率領大家敬拜天地,再由學童赤腳踩進土裡,感受農夫插秧的艱辛,同時也體認稻米粒粒皆辛苦,每一餐吃下每粒米都應珍惜。

北港農會四健會指出,東榮國小食農食米教育已成為該校附近稻田常見景色,稻作是許多學生家中賴以維生的經濟命脈,稻米更是每天所不可缺少的主食。活動計畫實行期間全程不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並採行生物防治措施以天敵-蝙蝠來抑制蟲害,故命名為「幸蝠田」。

東榮國小與北港農會四健會合作,規劃的栽種水稻鄉土教育進入第5年,23日在社區理事長也是農會理事蔡勝利指導下,學童開始學習插秧,看似簡單的動作,每株秧苗都有一定間距,日後長出稻穗才能飽滿、豐收,許多首次種稻的學童一腳踩進水稻泥地,感受到一股清涼,覺得好玩又新鮮,較調皮學生忍不住玩起泥巴,但也有學童累得腰痠背痛,從中了解米飯是由農民辛苦栽種換來的。

校長林郁杏表示,稻米的種植是與土地最親近的生產活動,希望能藉由親手種植的活動,尋回小朋友對農業米食文化的認同與尊重,學校透過實做課程,體驗整地、插秧、施肥、除草、收割、曬穀、碾米、包裝等活動,學習米食相關知識並探討慣行農法與有機農法的差異與得失利弊,教導學生瞭解農藥、化肥及基因改良作物等現代農業「三害 」對於環境的傷害,建立與自然界萬物共存共榮的觀念。

本活動結合溝南社區發展協會、浩然基金會、溝皂古早田團隊、台灣永續聯盟等民間團體共同推動,目前已經可以在校內施作由育苗到碾米,進而包裝的完整歷程,實為學校推動食農食米文化教育一大特色。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