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例一休之名漲價? 學者:漲價逾5%不合理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17-01-15 13:18

「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法上路後,多數業者對外宣稱因「人事成本增加」,紛紛趁機漲價。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針對原本無實施週休二日各行業,按照一例一休新制去計算企業所新增成本,並估算分析一例一休加班費等人事成本占企業營運成本的比例。研究發現,其中以餐館業受衝擊最大,成本增加達6.32%,其次是醫療保健服務業約4%;但其他行業成本並無大增,即便人事成本增加1成,如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實際總成本增加幅度也有限,可能只增加1%,至多不超過3%。辛炳隆直言「多數業者漲價逾5%,非常不合理。」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原本未實施周休二日的公司,為了在休息日營運,才必須增加加班費給勞工,導致成本增加,形成一股漲風。多數業者對外宣稱因「人事成本增加」,紛紛趁機漲價。辛炳隆強調,縱使人事成本增加很多,但若人事成本占總成本很低,總成本增加幅度就會很小。以製造業為例,即便人事成本增加1成,實際總成本頂多增加1%。

「過去沒有理由漲價,現在假一例一休之名胡亂漲價? 」辛炳隆認為,不是說漲價不對,近幾年經營成本增加,可能與租金調漲、燃料費用、原物料成本增加有關,加上碰到新制一例一休,才會一起調價反映。辛炳隆認為,哪些漲價是受到一例一休影響,業者要把理由講清楚,不能把所有漲價都歸因於一例一休。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