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過渡」是由校長張瑞濱、系主任劉麗株共同監製,導演陳芝后、老師陳思朋、黃駿雄、蔡燕容與資深舞蹈身段李培玲指導, 演出人員約50名,陣容龐大。(記者陳寶印攝)
農曆丁酉(雞)年將屆,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結合音樂系在內湖學區中正堂攜手現場演出長達三十分鐘客家大戲—桃花過渡,現場觀眾連聲叫好,整場喜氣洋洋,象徵新年新氣象,順順利利。這齣「桃花過渡」是由校長張瑞濱、系主任劉麗株共同監製,導演陳芝后、老師陳思朋、黃駿雄、蔡燕容與資深舞蹈身段李培玲指導,演員則是由吳承恩(飾撐船翁)、余秀春(飾桃花)、徐珮君(飾四千金)、謝宇東(飾四少)、林詩穎(飾金花)...等11位擔綱演出,音樂系師生共25位現場演奏,陣容龐大。
據悉,客家大戲—桃花過渡,日據時代至今家喻戶曉,係為客家三腳採茶戲典型的相褒戲;劇中記述桃花與妹妹金花外出尋夫,二人來到渡口欲過河,途中遇到撐船翁,撐船翁則建議唱對山歌比賽,幫助二姊妹渡河機制橋段十分逗趣,還有三人對起山歌來相互較勁嘲弄,更是妙。
系主任劉麗株表示,客家戲曲充份代表臺灣本土客家文化,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培育出的演員未來將會是戲曲界優秀的菁英,也希望大眾熱愛戲曲,支持戲曲。
曾入圍傳藝新秀獎的陳芝后導演特別指出,飾演丑與旦,戲分最為吃重,基本功若無反覆練習,是無法一時將角色詮釋完整,希望未來演員們能多加揣摩練習。
陳思朋也說,戲曲之路是辛苦的,若自己不努力是得不到成果的,凡事都得靠自己,多看多學;另,擔任「丑」的角色,除台詞熟背外,表情、動作、身段外,唱腔更是重要,戲演的好觀眾才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