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鐵道世界遺產識別標誌設計競賽頒
嘉義縣政府結合各界推動阿里山森林鐵道申請世界遺產,首開全國先例舉辦申遺標誌徵選,在935件作品中,精選出前3名及佳作、入圍作品,1月6日在縣府舉行頒獎。副縣長吳芳銘表示,希望透過世遺logo凝聚動力,讓森鐵的申遺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端。
橫跨嘉義縣市、全長71.34公里的阿里山森林鐵道,2003年被文化部遴選為「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及示範點,潛力點涵蓋鐵道周邊重要聚落及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總面積32,900公頃。
阿里山森鐵是世界海拔落差最大的762公釐窄軌登山鐵道,具備世界登山鐵道五大工法的其中4項,包括馬蹄彎、螺旋路線、之字形及特殊形式的ShayGeared(夏依式直立汽缸)蒸汽機車。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世界遺產及落實教育,縣府2010年起從學校、社區、出版及遊具等方面著手,2014年籌組「阿里山森林鐵道暨文化景觀申請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透過世遺委員會把申遺範圍內的嘉義市、林務局、阿管處、臺鐵等單位一起拉進來,匯集力量,互相協力。
世界遺產的觀念一直在滾動改變,由一開始的單點建築到現在的複合登錄,甚至轉變到跨區域、跨國界同主題的登錄,但不變的是居民的認同,而凝聚認同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代表性標誌。
大陸今年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鼓浪嶼」為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為凝聚居民認同,舉辦申遺標誌徵選,建立標誌有助於民眾對潛力點的認同感,並透過標誌串連週邊社區與商家。
嘉義縣開全國之先,2016年推出阿里山世遺logo徵選活動,有來自大專院校學生及業界高手報名參加,參選件數破千件,符合資格者935件(58個單位報名,其中學校46所,業界12處),經業界與學界老師擔任評審,以及機關代表多輪票選,共同選出前3名、佳作及入圍作品。
阿里山森林鐵道暨文化景觀申請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6日在縣府召開委員會,會中頒發第二屆委員聘書,並舉行log徵選頒獎。
吳芳銘指出,申遺標誌代表阿里山森林鐵道精神,透過標誌把森鐵精神傳達給民眾,也團結了各管理單位,日後在嘉義縣市將隨處可見申遺logo,代表大家對森鐵的認同外,也會運用在森鐵周邊商圈,log形象不只是申遺的目的,更代表著品質保證。
阿里山森林鐵道世界遺產識別標誌設計競賽得獎名單如下:
第一名:黃冠霖。
第二名:郭馥萱。
第三名:陳秋玉、林知榮。
佳作:鍾弘德等30人。
入選:陳祉蓉等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