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用途新紀元 介入治療更見效

記者張家豪/台北報導 2016-12-19 18:12

一般民眾對於超音波的使用,大都只停留在身體檢查;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超音波目前已經發展到可以單獨做為治療腫瘤的有效工具,更可以搭配其他微創的介入性治療甚至讓腫瘤治療完全沒有傷口。

社團法人台灣介入治療超音波學會,18日召開成立後首次的醫學研討會。會長陳炯年表示,台灣應該發展的是智慧經濟,學會的平台是要讓使用端的醫師乃至研發端的醫工學者到應用端的製造業界,大家有一個共同溝通的平台,讓台灣本土的醫療技術可以造福更多的病患。

本次大會執行長黃凱文教授廣邀了工研院,國衛院,國內外相關學者,醫生及產業界專家在本次大會演講及展出,涵蓋產官學醫四大領域,活動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研發並且今年成功技轉並通過查驗登記的「海扶刀」與即將上市的超音波顯影劑。這些新的開始,使得明年在微創介入治療領域,變成相當值得期待的一年,這也是大會定名為「介入治療超音波元年」的原因。

與會的高醫大副院長鄭丞傑醫師表示,近幾年來,治療性的超音波已經有長足的進步,稱為「聚焦超音波」,英文的縮寫就是HIFU,簡稱海扶刀。早先用在前列腺腫瘤治療,近來也用在子宮瘤的應用上。做為海扶刀研發團隊負責人的張恕博士指出,海扶刀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超音波所具有的穿透力,把能量聚焦在很小的範圍內,使得腫瘤組織的蛋白質產生變異,達到腫瘤消融的效果。國內自行研發的海扶刀與可以結合MRI磁振造影一起使用,已獲國內衛福部核准使用,其他國家的醫材執照也陸續申請中。

而在國內微創介入治療著有聲譽的黃凱文教授以及牟連瑞教授也進一步指出,在微創介入的治療上對影像的需求也於來越高,傳統超音波對腫瘤的分辨能力和協助導引能力已經不敷所需,臨床上已經廣泛開始運用各種將超音波與電腦斷層融合的導航式超音波以及在進行超音波檢查時注射顯影劑,這也是本大會的另一個成果發表重點。

除了明年即將上市的國外超音波顯影劑之外,國內學術界本來就累積了相當堅強的研究能量,對於這種新穎工具的開發,在本國應該指日可待,目前最多使用項目是心臟灌注的檢查,透過顯影劑的注射,可以在超音波影像中呈現心肌狀況。同時也應用在肝癌術中即時檢查上,搭配微創消融手術,可以準確的滅除腫瘤。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