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農市集
「在高速公路賣水果,真的有人要買嗎?」國道「道農市集」翻轉了一般人買水果要到菜市場的觀念,開創出國道的小農經濟,農民因而受惠,宅配訂單接不完;而民眾直接跟農民購買更增加信任感,買到業者和政府單位雙重掛保證的安心農產品。
2008年從泰安服務區開始的「道農市集」至今翻轉了許多小農的命運!因為風災,當時的台中縣政府問服務區是否能協助促銷搶收的水果,受到高公局的支持沒想到生意意外的好,南仁湖企業便參考日本「道之驛」的概念,開始和中興大學及臺灣安全農業高品質協會合作,由他們推薦所輔導的農友利用假日人潮多的時候到服務區銷售,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可以直接面對小農,吃得到農夫親手種的蔬果,還可避免農民被中間剝削、增加收益,更帶動服務區周邊休閒農業經濟效益。
台中東勢梨子農陳葆澤和烏日番茄農吳松杰是第一批上服務區賣水果的農民,陳葆澤說:「這是我人生的轉捩點」,2008年8月受颱風影響,農損嚴重,他跟著臺灣安全農業高品質協會在泰安服務區擺攤,直接面對消費者,他發現,若可以讓顧客直接吃到產品自己介紹,消費者會更有信心,從那時起,他累積了不少忠實顧客,至今道農市集累積的客源都是他主要顧客的來源,也因常銷售一空,沒貨可以上市集賣了。
小農直接面對消費者,改變了農民的價值。吳松杰是第1個在服務區小番茄一盒200元賣起的人,當時市場上的小番茄處於賤價銷售階段,但吳松杰在冬日穿著厚大衣,頂著寒風在泰安服務區,採用「主動式」的銷售,拿著小番茄到處請人試吃。面對消費者及公部門質疑,不斷苦口婆心地告訴別人,因為溫室因為無毒,所以他的小番茄價格較高,但更健康、更甜美。
家住和平區的泰雅族青農黃曉橙原本無意繼承父業務農,但畢業等入伍前,經過在南仁湖當企劃的同學介紹,到道農市集賣柿子,受到民眾喜愛生意非常好翻轉了他的想法,原來!當農夫也可以這樣賺錢,果園更全改用無毒方式種植。退伍後,立刻投入全職柿農的行列。直到現在,每到甜柿產季,他就會自動報名擺攤。平日,靠著臉書和服務區的客人互動,也累積出顧客實力滿滿的訂單
菇農王裕宏
另一位開創奇蹟的是新社菇農王裕宏,這位曾經負債五千萬的冠軍菇農,因為聽到農糧署運銷加工科徐科長的介紹,主動報名道農市集,今年端午節在「道農市集」四天就賣了20多萬元,甚致農曆春節前剛到市集,就被等待購買的客人將貨全部買光,無法擺攤。這讓種香菇已經30年的王裕宏大為振奮,決定從傳統批給大盤商方式,導入產銷履歷、自創品牌走直銷市場。同時也加入台中市農業局加農賢拜行列傳承給青農經驗移植。獲得台中市農業局「青農來了」
製播專輯的機會,吸引了媒體的目光、電視台還出動空拍機拍下他在道農市集攤位上購買人潮。也因為太多人要買他的香菇,但道農市集只有假日有,南仁湖乾脆將他的香菇分別上架到泰安、湖口和中壢服務區,方便民眾選購。南仁湖企業表示,原本以為只有可以馬上吃的水果在服務區會有生意,但王裕宏賣食材的成功經驗,開啟了他們的目光,未來會更積極找尋好的農產上國道。
目前,南仁湖在旗下七個服務區,包括中壢站、湖口南(北)站、泰安南(北)站、西螺南(北)站、古坑站、東山站、關廟南(北)站等共11處國道服務區於周休二日有「道農市集」,平日在自營伴手禮店、餐飲櫃也提供農友寄售,強調地產地消做為地方農特產的銷售平台,目前更積極擘畫「道農市集」電商購物幫農民從實體市集到雲端市集把服務一次做足,讓農民更安心種、好產品。
南仁湖企業經理黃秋玉表示,不只是販售當季水果,若因風災或需要調節農作物產量,甚至賣相較差的農產品,只要農政單位提出協助請求,經過評估,他們都會出手幫忙,日前梅姬颱風造成大甲芋頭搶收,南仁湖就啟動服務區自營銷售機制、協調農友助銷、運用官方LINE@幫助了大甲芋頭農柯朝元在不到一周時間銷售達數公噸、動員餐飲及食品廠商採購芋頭入菜,提供服務區內的餐廳使用。誠如南仁湖副董事長鄭宜芳所言,幫助小農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更希望進一步朝社會企業經營邁進。
黃秋玉指出,自2014年農糧署開始輔導道農市集,小農至少需具備無農藥殘留(ND)證明、產銷履歷、農產溯源QR Code三者其中一項,販售地點在高公局轄下服務區和南仁湖企業背書掛保證,比起消費者直接到產地購買還要安心,由於把關嚴格,受到消費者肯定讓許多民眾願意掏荷包買單。
一個觀念的轉變,讓小農立大經濟。根據南仁湖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30日為止,道農市集11站的總營業天數約為85天,約有20位農友參與,開創出1,100萬的營業佳績。事實證明,農友種好東西自銷自售,站出來介紹就能打動消費者購買,還有誰會輕忽國道上的果菜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