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沒有五輕的日子,中正大學學生拍片紀錄抗爭者後續人生
一根根通往天際的煙囪,象徵台灣經濟起飛,卻也帶走乾淨的空氣。一群關心台灣環境議題的中正大學傳播系學生拍攝紀錄片《沒有五輕的日子》,記錄2015年底高雄煉油廠關廠事件,帶出長達1/4個世紀的抗爭及環境污染改變了抗爭者的人生,也深深影響居民生活。該部學生電影除日前獲新北市學生影展新星獎「非劇情類」第一名,近期更參與「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巡演,希望喚起民眾對空汙問題的關注。
「雖然我是高雄人,小時候回家路上看到那些煙囪就知道高雄到了,但不會想到住在周遭的民眾生活和空氣汙染,只知道它為台灣帶來多少利益、創造多少就業。」中正大學傳播系陳庭旭說,儘管對反五輕運動不陌生,卻在去年才得知2016年是政府承諾五輕遷廠的期限,加上先前常拍攝社會、環保運動相關公民新聞,因此決定和同是高雄人的王教安,及兩位同班同學陳鴻鈞、陳忠業組成「神農工作室」團隊,用影像記錄這段長達28年的抗爭運動里程碑。
《沒有五輕的日子》一片,以當年反五輕運動的靈魂人物為主角,回顧28年前高雄後勁居民歷經3年陳情、公民投票,甚至爬上燃燒塔懸掛標語,仍無法阻擋五輕廠動工,只得到25年後遷廠的承諾。隨著最後期限到來,當居民以為煉油廠停止運作、能放下重擔時,中油卻表示將續用油槽。雙方協商未果,但當年的抗爭者早已老去,導演陳庭旭說:「這件事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長期影響這些居民、抗爭者的人生,以及抗爭者如何延續這份理念到現在。」
幾位反五輕自救會成員中,有人重回職場,有人選擇繼續監督,也有人退出一線,不時回憶當年。中正傳播學生團隊花了將近一年拍攝,幾乎週週往返高雄,每次一待就是兩三天,貼身記錄抗爭者的日常生活、跟著參與各種活動。然而學生團隊也曾一度失去方向,過於著重事件記錄,「我們的核心是關心人的生活,從剛開始抗爭到現在有什麼不一樣或轉變。」製片王教安說,直到後期才砍掉重練,甚至是壓底線在首映前完成。
「反五輕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這是其中一位自救會成員每次回憶過去時的口頭禪,也是讓學生團隊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王教安說:「這些抗爭者都是五、六十歲的人,花了二十幾年抗議是為了什麼?他們只希望後代子孫能過得更好,不要再像他們一樣忍受噪音、汙染的痛苦,活在某天突然爆炸的恐懼中。」而學生團隊也從親自參與抗爭活動中,反思國家建設和環境的平衡點,像是興建必要性、居民的保障,及當無法做到保障時又該如何應對等,都是拍片過程中的最大收穫。
陳庭旭表示,雖然紀錄片已完成,但後勁居民的抗爭仍在進行,而他也會繼續追蹤,並將用公民新聞的方式報導後續發展。此外,《沒有五輕的日子》紀錄片近期更參與「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劃,是由一群中南部的導演為了反空汙所發起的活動,預計到雲林、桃園、新北市等巡迴放映,要讓更多民眾關注台灣空汙問題。
《沒有五輕的日子》前導預告
https://youtu.be/Xtu7dSRn2_M
《沒有五輕的日子》第二波預告
https://youtu.be/6v5Rqv4ChS4
圖說:堅持沒有五輕的日子,中正大學學生拍片紀錄抗爭者後續人生(由左至右:陳庭旭、王教安、陳鴻鈞、陳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