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佑安醫檢師帶領的青農團隊
「我要帶領團隊走一條不一樣的路」,本著實驗的精神,台中榮總醫檢師蔡祐安在自家沙鹿的紅土地上,不種地瓜、種鳳梨,並號召有志青年一同加入種鳳梨的行列,目前已經有4位追隨者,今年首度收成,計畫製成鳳梨果乾,提升經濟產值。
蔡祐安的父親原本在沙鹿種植花生、芝麻,但雜糧照顧費功,且機械化後成本提高,他接手父親的土地後開始思考轉作其他的可能?由於妻子娘家在南部栽種鳳梨,因緣際會,他開始實驗在紅土地栽種鳳梨,經過了各種品種的實驗,唯有金鑽最適合,雖然受到氣候限制,栽種出來的金鑽果粒不若南部大,但香氣足,甜份夠,市場接受度高。
於是,突破別人口中的不可能,民國89年,他成為沙鹿地區第一個栽種鳳梨的農民,現在,已經有一群年輕農夫在沙鹿西勢里跟著栽種鳳梨。蔡祐安負責提供技術指導,並提供一塊田作為實驗田,與農改場合作,由農改場教授負責理論基礎,蔡祐安提供土地實作、落實想法,企圖突破地形地物上的限制。
蔡家是西勢里的大姓,庄內的青年農夫蔡瑞榮、蔡進益、蔡進置,和中年轉業辭掉工作加入團隊的蔡東澤四人成為蔡祐安的堅強隊伍,他們在紅土地上轉作鳳梨,全部3.5公頃的鳳梨田,經過21個月的成長期,今年終於有第一次的收成。
榮總醫檢師蔡佑安
蔡祐安說,這批青農原本大部分種植地瓜,但地瓜病蟲害多,農藥用量大,長年下來,土地的養分耗盡;若種鳳梨,不但比較好照顧,且不需噴灑太多農藥,改以地瓜和鳳梨輪作,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
今年氣候異常,一月份的超級寒流,讓沙鹿西勢里降下冰霰,鳳梨嚴重受損,元氣大傷,才剛恢復元氣,又遭逢有史以來最長連續酷熱氣候,收成不若預期,蔡祐安還有一份固定收入支撐,但孤注一擲的蔡東澤沒有退路,心情大受影響。
蔡祐安對團隊成員很抱歉,沒辦法帶領大家戰勝天氣,但希望以積極的態度,突破鳳梨抗旱、抗熱和增產的目標,他堅持要帶領團隊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克服天候和地形困難,提升鳳梨品質,往精品路線發展。今年,紅土地的鳳梨第一批收成已和業者洽談製作鳳梨果乾,未來,計畫一年推出一樣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