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8年,國立東華大學一直沒有提供學生聯外的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多數學生必須仰賴摩托車出入校園的結果是,一年有360多起交通事故發生在學生身上,平均一天一起,其中還包括死亡車禍;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四年級學生詹宏博以縝密的車行數據及隱藏在悲劇下的經濟損失,說服了校長吳茂昆,首創東華常態性聯外的公共巴士,深獲好評。
幾名坐在巴士站候車的一年級同學們肯定聯外巴士的推動,甚至表示如果車子的班次能夠再多一點,未來起碼四年的學習生涯,不會考慮騎機車代步;也是大一的藝術創意產業系學生鄭元雅目前是以隨車人員的打工身分在巴士上擔任隨車服務員,她的主要任務是要確實掌握車子的實際狀況,並且配合指示,機動性調整行車路線,譬如交通尖峰時間須因應火車接駁時間的需要進而調整行車路線。
只要是較為人多的班次,促成這個巴士業務的詹宏博一定會在現場,甚至會幫忙司機先生洗車、或者協助學生們搭車。詹宏博說,去年學校發生了一些工程及行政上的疏失,讓他意識到學生安全的重要必須被正視。
他與司機先生們聊天,了解花蓮市區的交通及花蓮租賃車業務的專業運作;他也與同學們多方訪談、討論、甚至爭論;最後,他以一封工整完善的「e-mail」,在一個不起眼的周六下午「e」到校長的信箱;隔天校長就找他過去,他便以隱藏在同學們的車禍事故下的悲劇經濟數據,說服校長支持他的聯外巴士計畫。
詹宏博說,父母需要花費多少的心血與金錢才能培養出一個20歲上下的孩子,如果這個孩子發生事故,則過去的養成費用、教育費用、車禍意外的保險、修理費用、以及國家所要負擔的健保費用等,換算成實際的經濟數字,絕對是一筆可觀的費用;若是死亡車禍,損失就更無可數計。吳茂昆校長不僅被說服,而且還以最積極的態度回應,讓這個聯外巴士計畫不到七天就拍板定案。
目前巴士分有A、B兩班,兩班路線不同,發車時間也互有交錯;從早上9點35分起市區與校園互有巴士開出,晚上10點末班車發出,將學生及用車人分別載回或載離開學校。這個交通措施也獲得臺灣觀光學院的高度認同,目前也加入共乘中。
從小就喜歡在睡前依偎在父親身旁,聽父親以母語(閩南語)發音講述俚語,告訴他做人處世的應對道理;詹宏博說,自己喜歡旅遊,規劃設計之初就是從一個旅人的腳步和角度去發想,他相信,所有的作為和建設,都不應該偏離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基礎。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