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環校道路奪「工程永續與環境美學獎」 再創校園工程新標竿

記者葉志成 /桃園報導 2025-11-26 14:04

中央大學環校道路完工後三年,實測道路品質仍優於日本首都高速公路年度目標維護標準。

中央大學環校道路改善工程,榮獲社團法人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114年工程永續與環境美學獎」佳作。工程秉持「以人為本」之核心理念,兼顧道路安全、耐久性、低碳治理與校園生態保護,從材料、工法到施工過程全面導入永續精神,展現中大在工程品質、環境友善及永續校園建設之堅定承諾。

中央大學環校道路改善工程,繼111年榮獲「第22屆公共工程委員會土木類金質獎」佳作後,114年再度獲得「工程永續與環境美學獎」的肯定,展現中大在工程品質與永續治理的成果。本工程參與「環境與生態類」,評選過程特別重視「節能減碳、永續發展、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相融」等面向,此次獲獎不僅肯定中央大學在永續議題的實踐,更印證「以永續為核心價值」的自我定位。

為落實節能減碳,本工程採用通過ISO14067認證之熱拌瀝青混凝土,並保留貫入層、採土方零外運方式,最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全面使用1英寸改質瀝青混凝土,提高路面耐久度及行車效能,同時也是全國第一條同時以維護管理指標(MCI)、國際糙度指標(IRI)、鋪面狀況指數(PCI)三項指標驗證的校園道路。完工後三年經再次檢測,道路品質(MCI)仍優於日本首都高速公路的年度目標維護標準。

中央大學環校道路工程再獲肯定,陳文逸副校長代表領獎。

中央大學環校道路工程再獲肯定,陳文逸副校長代表領獎。

中大校園擁有七千餘株樹木及多處水域空間,是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工程團隊為減輕對環境生態衝擊,全程以專業工法執行樹木保護措施,包覆168根樹幹並設置導根板改善22處竄根問題,使施工周邊路樹維持100%存活率,完整保留環校綠色廊道。此外,工程期間避免夜間施工降低對動物的干擾,維持生物棲地品質,以體現校園與自然共存的永續價值。

在工程創新方面,本案以「低衝擊開發」(LID)理念規劃排水系統。透過抬高路側、降低道路橫坡,不僅減少開挖,也讓雨水能在植栽帶停留更長時間,減輕排水系統負擔,同時降低淤泥與污染物流入,達到水質改善效益。此外,工程中導入CIST檢測儀、顎式破碎機、改良式夯實機等新式設備,加速施工效率並確保品質。

本工程以節能減碳、永續發展與生態友善為核心,全面提升校園道路品質,不僅獲得評審肯定,也為未來同類型工程提供可複製的成功模式。

中大校園擁有七千餘株樹木及多處水域空間,是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

中大校園擁有七千餘株樹木及多處水域空間,是動物重要的棲息環境。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