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1日為止,加權指數累積1798跌點,總算首次出現護盤跡象,財政部次長兼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表示:「目前台灣基本面相當穩健,今年GDP成長超過5%,以我們的經濟體質來講,這可能是短期波動,國安基金還沒有退場,將視市場情況進行妥適處理。目前經濟好,長遠來看不用太擔心,但投資人還是要注意相關風險,在自己能承擔的風險內做妥適的操作」。儘管只是口頭信心喊話,但總算是個訊號,根據過去經驗,政府的信心喊話距離真正的低點還有段距離。
法人趁利空賣股結帳 24000點以上是融資扛指數
這次下跌包含的利空:AI泡沫,高市的台海有事、日本有事,美國就業報告撼動FOMC降息步調,台積電二奈米遭洩密案,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近收尾階段,這些因素匯集加上處在歷史高位的加權指數,正好給了外資順勢進行年底的結帳行情。
統計從10月1日到11月21日為止,外資共賣超集中市場達4568.11億元,加上投信從8月8日就開始站在賣方,截至11月21日為止賣超集中市場達1508.63億元,而融資從10月1日到11月21日為止,買超282.78億元,如果回溯到8月8日投信開始賣超起算,累積買超661.93億元,顯示加權指數從24000點之後的四千點漲勢,融資是最主要的多頭助力。
融資維持率降到140%附近 加權指數可能下探年線?
目前集中市場融資維持率是162.89%,加權指數28554最高點時融資維持率是177.64%,如果融資維持率再降22%到140%附近,指數預估再下跌2877點,即23557點,相當於年線的位置。
輝達第三季財報利多不漲,嚴重打擊多頭信心,第三季營收570.1億美元,年增率62.49%,是兩年來首次營收年增率恢復到上升軌道,照理說,顯示AI需求的確是火熱,但由於空頭勢力抬頭,讓市場雞蛋裡挑骨頭,以庫存金額從149.6億美元上升到197.8億美元為理由,應收帳款連續七季成長,庫存金額連續六季成長,市場質疑與客戶同一筆資金在不同公司間往返,被多次計入營收,卻無人真正付款,落實空方認為輝達營收有灌水嫌疑,藉機打壓股價。
股票交易因為盤中訊息混雜,且擴散速度很快,在很短時間,有時候某些議題或言論擴散的範圍很廣又快,往往都是收盤了才能知道炒什麼題材,這次輝達財報事件,就連黃仁勳在內部會議都表達左右為難,像似怎麼說都有人不滿意,這通常是有人想獲利了結的藉口。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輝達庫存是「產能保證」 而不是「銷售風險」
從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來看,第三季665.3億美元較第二季427.8億美元增加237.5億美元,這是真的有賺錢的證據。健康企業應具有穩定且長期為正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代表收益能收現且本業具穩定現金流入。至於應收帳款與庫存也成長,而且是連續數季成長的解讀,輝達客戶都是超級大咖,出手就是百億美元的訂單,當然會有折讓配套措施,應收帳款多季成長可能反映客戶拉貨金額變大、帳期拉長,或者輝達為了搶佔訂單與市佔,對部分大客戶給予較寬鬆的交易條件。
AI超級週期的「產業前置」:伺服器lead time是6-12個月,CoWoS lead time是9-12個月,HBM lead time是12-15個月,現在的四大CSP是有錢怕搶不到GPU,但是Blackwell、Rubin都是階段式量產,先囤料才有產能,GB200需要HBM、頻寬晶片、通道晶片、低介電M9材料、CoWoS產能,輝達庫存是「產能保證」而不是「銷售風險」,輝達的庫存高=客戶怕買不到、直接整季預購,輝達的高庫存+高應收帳款=AI大循環的典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