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320+1嘉義願景展」正式開幕/嘉義市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昨(24)日在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舉辦「320+1嘉義願景展」活動,展現市府推動「十大旗艦計畫藍圖-東區大進步、西區大發展」雙引擎成果。黃敏惠表示,市府以「涼適、活力、新木都」的永續城市理念,將風廊、遮蔭與新式木造建築等都市設計手法,納入都市計畫管控,感謝市民理解並支持,共同邁向永續、更美好的未來。
開幕活動邀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進行專題演講,分享韌性城市設計與公共性創造的實踐思維,也同步發表全市最新3D Mesh建築模型與UAV 720度環景圖台等成果,為全國第一個完成全市3D Mesh的縣市。
黃敏惠指出,隨著鐵路高架化預計於118年通車,嘉義市正迎來城區縫合的關鍵時刻。市府以經貿、交通、教育、醫療、居住5大新產業帶動西區大發展,並規劃「高鐵聯外嘉義輕軌+三橫三縱三環(333)路網」,使北港路兩側及嘉北車站周邊的區段徵收地區能夠快速串聯,再次呼籲中央支持嘉義市的發展需求,讓嘉義市成為「大南方新矽谷」的最佳應援城市。
談及東區發展,黃敏惠提到,建城321年的嘉義市擁有深厚的都市底蘊。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曾為嘉義市最大的空軍眷村,在原住戶搬遷後,市府透過公辦市地重劃活化土地。未來期盼國防部、國產署採公開標售方式,吸引商場、辦公、飯店等產業進駐,打造東區新門戶,為城市創造嶄新面貌。

嘉義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地區開發構想模擬圖/嘉義市府提供

嘉義市將風廊、遮蔭與新式木造建築等都市設計手法納入都市計畫管控/嘉義市府提供
都市發展處長許懷群表示,北港路兩側地區具備倉儲物流、創新研發等產業發展潛力;嘉北車站周邊地區則配合「樂齡勇壯城」,規劃為「健康幸福城園區」;建國二村與復興新村地區則以「東門町人本綠都心」為定位,朝向新興商業區發展。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指出,嘉義市為非六都第一個完整實踐高溫調適管制的城市,面對極端氣候挑戰,市府以打造韌性城市為目標,並依據其研究成果,指認出嘉義市8條主風廊,將「引風入城」、「引風入巷」策略納入土地使用與都市設計管制,打造涼適、健康、適宜各年齡層的宜居環境。
都市發展處指出,本次展覽除呈現都市發展與永續設計亮點外,也同步發表全市最新3D Mesh建築模型與UAV 720度環景圖台等成果,以數位平台促進城市治理再升級。「嘉義願景展」自11月24日起至11月30日展出,現場以實體模型、展板與影片呈現規劃重點、水綠風廊與都市布局,協助民眾直觀想像城市未來樣貌,歡迎市民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