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提出院版《財劃法》草案 高市府:比藍白《財劃法》再修法版更公平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5-11-20 22:10

高雄市長陳其邁。(圖/高雄市府新聞局)

總統賴清德依法於今(114)年3月21日公布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強勢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而財政部依新版《財劃法》提出各縣市明年度統籌分配款時,因法條公式出現錯誤,導致許多縣市分配款不增反減,更出現「富者縣市越富」,與高達345億元預算被修法後法條卡住,中央及地方均無法動用等怪象。11月14日藍白再度攜手通過新版《財劃法》再修法,又出現恐讓中央違《公共債務法》舉債上限15%規定,且更加擴大城鄉差距等問題。對此,因此行政院今(20)日提出院版《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高雄市府今(20)日對此表示,政院版《財劃法》草案版本更符合市民期待,對高雄市民更公平、更有利,呼籲高雄各黨立法委員堅定支持對高雄更有利的版本,才有經費推動市政重大建設,維護市民權益。

高雄市府表示,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保障3大財源(統籌、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不減少,對比上週立法院三讀版本,增加人口結構指標、農林漁牧指標及產業外部性污染指標,分配指標更公平,不僅考量22縣市區域特性,也考慮高雄市長期重工業角色所承擔之外部成本,兼顧高雄利益。

高市府指出,行政院版本合理分配22縣市財源,包括:

一、增加「產業外部成本」指標12%:以「工業人口」指標衡量地方對產業發展之貢獻及犧牲(外部性),受中高污染事業影響者,該直轄市及縣市之工廠從業人口數以1.2倍計算,這項指標已經把高雄長期承擔重工業汙染的外部成本納入考量。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並無本項指標。

二、增加「農林漁牧產值」指標6%:兼顧國土計畫及糧食安全,保障農林漁牧業發展。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則無本項指標。

三、提高「土地面積」權重:行政院本次版本為18%,優於立法院倉促修法版本的10%,反映各縣市治理區域大小不同,並依土地使用分區調整(如農牧用地、國土保安及生態保護用地等),合理反映區域治理需求。

四、納入「人口結構」指標:行政院草案將人口結構,如年齡、工業及農林漁牧人口納入考量,更為公平。

此外,行政院版保障中央分配地方3項財源(統籌、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不低於114年水準。中央挹注地方3項財源,功能各有不同,且國家財源固定,應合理劃分,且3項財源合計數應保障不低於114年水準,維持穩定財源,以利未來建設規劃。

高市府重申,維持計畫型補助款水準,地方建設才不會中斷。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是讓「中央有能力協助地方、地方有充足自主財源、人民有均等生活品質」,城市推動重大建設興建期,都需要中央計畫型補助挹注,過去雙北興建發展期,中央都充分給予補助款協助,現在高雄正要進入重大建設興建需求期,114年計畫型補助成長至498億元,需要政院版《財劃法》,保障未來計畫型補助不中斷。

高市府最後表示,高雄市正值產業轉型與重大建設的興建階段,需要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巿府再次呼籲高雄的立法委員,不分黨派共同支持對高雄有利版本。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