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 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25-11-20 12:07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縣文化局今(20)日在縣立圖書館舉辦「半線臺語故事繪本新書發表會」,正式發表全縣首套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繪本系列,共四本,以更親民的閱讀方式呈現彰化在地深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縣長王惠美、作者團隊、插畫家及多間宮廟代表皆到場,共同見證在地文化以繪本形式重新亮相。

王惠美表示,彰化擁有三百多年歷史,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縣府去年出版三本臺語民俗繪本,帶領讀者認識白沙坑迎燈排、鹿港魯班公宴與芳苑海牛採蚵等傳統文化。今年再度爭取文化部「推動國家語言發展計畫」補助,以媽祖民俗為主題打造四本雙語繪本,內容皆取材自彰化已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希望讓讀者從故事與插畫中,看見彰化媽祖文化的深度與魅力。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此次系列作品邀請多位在地創作者參與,由作家陳育萱、施養慧、黃祿怡、余益興撰寫故事,插畫由吳欣芸、林一先、知亞與許家畇創作。四本繪本分別以不同的民俗慶典為背景,呈現多樣的文化面貌。《婷婷不怕水》以孩子克服恐懼的旅程,帶出南瑤宮笨港進香的信仰精神;《香火袋的約定》講述兩位孩子跨越差異、建立友情的故事,對照枋橋頭七十二庄迓媽祖在歷史上所象徵的凝聚力量;《大爐不見了!》透過奇幻冒險,呈現新港十八庄送大爐活動的民俗特色;《今天會下雨嗎?》則以雲朵擬人敘事,引導讀者認識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的歷史淵源。

王惠美表示,在媽祖文化節前夕推出繪本意義格外重大,感謝出版社與創作團隊的投入,讓在地文化以活潑、生動的形式走進更多民眾的日常。她並邀請大家於 11 月 21 日至 23 日到社頭枋橋頭天門宮參加「2025彰化縣媽祖祈福文化節」,一起拜媽祖、遊彰化,體驗文化信仰的魅力。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文化局說明,四本繪本皆附上華語及臺語有聲書與電子書,讓讀者能以不同媒介認識彰化無形文化資產,也可藉此學習臺語。即日起至 12 月 31 日,縣立圖書館以及社頭、伸港、福興、埔鹽等鄉立圖書館同步展出繪本插畫;另於 11 月 22 日至 30 日舉辦共八場說故事活動,限額 300 名,採網路報名。除可在圖書館借閱實體書外,也能至文化局網站線上閱讀電子書。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化推出首套媽祖文化繪本,四大無形文化資產一次讀懂。圖/記者鄧富珍攝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