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國家檔案館隆重開幕 看見臺灣邁向民主的歷程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11-17 19:11

圖說:開幕典禮啟動儀式合照

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今(17)日隆重舉行開幕典禮,並將於11月22日正式開館。賴清德總統致詞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運用新思維推動國家檔案館朝向智慧化管理,不僅展現政府保護國家紀錄及保存國人記憶的決心,透過政治檔案開放的堅定態度,成為轉型正義新里程碑。

今日開幕典禮由賴清德總統、國家發展委員會葉俊顯主任委員、經濟部龔明鑫部長、新北市侯友宜市長及各界貴賓齊聚一堂,藉由象徵林口土地記憶的紅土注入啟動儀式,寓意凝聚眾人智慧與心力,成就新館誕生,開啟生生不息的全民記憶與檔案故事。

圖說:賴清德總統致詞

圖說:賴清德總統致詞

賴清德總統指出,今年對臺灣民主而言,是特別的一年,因為在9月10日,臺灣解除戒嚴的天數,正式超越了戒嚴統治的天數。為呈現臺灣民主發展歷程,國家檔案館的第一檔特展,展出解嚴令、政府廢止《懲治叛亂條例》及《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修正刑法第100條等檔案原件,透過檔案公開,更能認識前人追求民主的艱辛,進一步凝聚守護臺灣民主、自由及和平的共識。總統特別邀請國人朋友走進國家檔案館,看見臺灣如何走出威權陰影、邁向民主的光明,國家檔案館的成立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臺灣,在真相基礎下面對過去、展開對話,讓臺灣在自由民主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檔案記錄著施政軌跡及社會變遷脈動,也是全民生活記憶,賴總統對國家檔案館的未來發展提出3點勉勵,首先,檔案局負責徵集典藏各級政府、民間與海外的臺灣相關檔案,未來,各機關都必須依法移轉檔案,沒有法律依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遮蔽;其次,國家檔案應用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為目標,讓檔案公開應用,唯有國家把檔案公開給人民,讓國家行為接受檢視,才能實現開放政府與資訊透明;最後,總統也期待國家檔案館與校園、社團及在地場館合作,透過檔案轉化推廣,培養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述能力,讓人民認識臺灣在各領域努力的軌跡,進而促進未來民主發展。

圖說:國家發展委員會葉俊顯主任委員致詞

圖說:國家發展委員會葉俊顯主任委員致詞

國家發展委員會葉俊顯主任委員表示,檔案管理局籌備建館10多年,終於在今年9月開始試營運,試營運至今已有超過20萬參觀人次,今日開幕後將於11月22日正式開館,歡迎各界持續到訪。國家檔案館不僅是全民記憶的守護者,也代表國家的知識地標,展示空間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及體驗性,期盼成為全民必訪的學習據點,未來也將善用AI技術導入新興數位科技,讓場館服務AI化、管理AI化,以接軌國際為目標,與各國共享及推動檔案管理專業發展。

今日典禮在總統及貴賓參觀國家檔案展覽後圓滿完成,接著國家檔案館將於11月22日正式開館,當日將結合今年11月的「檔案月」活動,推出盛大「開館嘉年華」活動,設有市集攤位、闖關集章、手作體驗等活動,國家檔案館吉祥物「阿凱將」也將舉辦首場大型粉絲見面會,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圖說:賴清德總統參觀國家檔案館展廳

圖說:賴清德總統參觀國家檔案館展廳

國家檔案館位於新北市林口區檔案館路1號,1至3樓為對外開放場域,串接館區景觀保留3/4植被綠林生態樣貌,全館兼具檔案專業技術、便捷開放應用、創新展示體驗及人文休憩等適眾服務功能。每週二至週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休館日詳見官網公告),免費入館,並提供桃園捷運A9林口轉運站往返該館免費直達接駁專車,亦有858、898、936、937、945、946等多條公車路線行經周邊,相關資訊請見國家檔案館官網(https://www.archives.gov.tw/)。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