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不是病 醫:早產兒也可以頭好壯壯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11-17 10:51

早產兒也可以頭好壯壯。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開院截至今年10月底,已經接生8374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佔713位,第一次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溫馨熱鬧。早產兒父母親感謝婦產科主任蘇聖淵和兒科主任陳思融醫護團隊,陪伴父母親和早產兒一起成長。副院長沈名吟和兩位主任也代表醫院感謝家長對團隊的信任,看到孩子們都獲得很好的照顧,鼓勵家長繼續生小孩!

傅小姐回想起寶貝30週就出生、出生體重只有1408公克,花了一個多月脫離呼吸器、氧氣,喝奶時卻常常掉血氧,醫療團隊從出院前幾週就陪爸媽練習觀察血氧變化、調整餵食節奏,出院時還租借血氧機回家、戰戰兢兢盯著血氧機看,幸好後來發現寶貝親餵時,血氧居然不會掉,體重也穩定成長,於是改成全親餵、放心退掉血氧機,孩子也健康長大。現在已經三歲半,如今定期返院追蹤,各項發展皆正常,無需早期療育課程。兒科主任陳思融說,「父母的懷抱就像神奇的良方,親餵更是最佳的口腔肌肉訓練,就算沒有母乳哺餵的家長,肌膚接觸的溫度、氣味與親密感,也能讓寶寶更平穩進步。」

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早產的原因多樣,除了母體或胎兒的高危險妊娠因素外,仍有部分原因至今仍難以預防。因此,定期產檢與選擇具備新生兒加護能力的醫療院所生產,是父母能做的最重要準備。她強調:「早產不是父母的問題,不需要自責,做好產檢、選擇適合的醫療院所,就已經是盡了應盡的努力。」

兒科主任陳思融進一步說明,早產兒因各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仍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腦部缺氧出血或壞死性腸炎等,甚至長期追蹤發現,早產兒的自閉症與過動症風險較一般足月產兒童略高。因此,院內設有專業的「早產兒追蹤門診」與「早療團隊」合作轉銜,提供從醫療到心理的全方位支持、及早發現問題開始早療才有機會使孩子功能接近常人。早產兒的追蹤至少需至兩歲,觀察其生長發展與心智行為狀況。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