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逐漸趨緩,中央宣布解除全國豬隻禁運、禁宰政策,自11月6日中午起恢復活豬運輸,並於隔(7)日凌晨起恢復拍賣與屠宰作業。代理市長邱臣遠10日主持「新竹市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會議」,指示相關單位持續落實防疫作為與產業輔導措施,確保豬場生物安全、強化廚餘管理,並穩定市場供應與價格,維護畜產業健全發展。
邱代理市長表示,目前防疫工作已進入第四階段,重點包括高強度防疫、產業輔導支持及恢復消費者信心。各養豬場及屠宰場須持續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車管制、自主觀察豬隻健康、定期回報、清潔消毒及疫病通報。動保所及相關單位須嚴格督導、持續稽查,防疫為長期抗戰,不可有鬆懈。由於新竹市養豬場及屠宰場數量有限,需精準掌握其運作及安全情形,確保防疫措施落實到位。
邱代理市長指出,依中央規定,目前廚餘養豬仍屬禁止事項。市府將趁此次機會推動產業轉型,請產發處協助轄內養豬場於明(115)年11月30日前完成設備改善與轉型作業,並納入正式會議紀錄。同時,責成環保局須儘速規劃廢棄廚餘去化方案、完成市場調查、經費評估與報告,並協助清空原場地及處理黑水虻等替代方案,確保產業轉型與防疫雙管齊下。
環保局表示,雖然豬隻禁運與禁宰措施已解除,但「禁止以廚餘養豬」政策仍持續維持。環保局將加強督導轄內養豬場,落實稽查並提高查核頻率,確保業者確實停止使用廚餘餵養,同時與動保所合作,積極輔導業者轉型為飼料養豬,以降低廚餘可能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
環保局指出,未來若恢復廚餘養豬,必須同時符合「查核要落實、監控要即時、法令要完備」三項條件,環保局也將依規嚴格審查。此外,針對學校、團膳及各機關產生的廚餘清運作業,市府同步加強管理,並配合中央補助相關清運及處理費用,確保廚餘流向透明可追蹤,全程安全無虞。
產發處表示,針對禁運禁宰期間受影響之業者,除了轄內公有零售市場豬肉攤位免收一個月租金外,中央自11月7日起啟動一級生產鏈產業補助支持方案,開放申請為期一個月,市府將協助轄內受影響業者掌握資訊並協助申請,確保補助能及時發放,協助業者減輕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