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新北市環保小局長育樂營」8日於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展開,為期兩天的活動帶領新任環保小局長學習環保知識。育樂營結合環保知識探索與戶外闖關,讓孩子從知識建立到生活實踐,學習如何在日常中落實環保行動,培養綠色思維與永續生活態度。

環保局表示,市民的環保素養是形塑一座城市環境最重要的關鍵,素養不只是知識的積累,更影響未來實踐綠色行為方式。環保小局長計畫的核心理念是「帶著走、回家立刻派上用場」,透過育樂營與後續12堂環保課程,讓學生將所學轉化為行動,從「知道」到「做到」,成為校園推動淨零轉型的生力軍。

「環保小局長育樂營」是新任小局長接觸的第一場活動,透過「環保系列課程探索」、「勇闖淨零島」及「環保知識大會考」等活動,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顛覆以往對環保的想像。課程以八大環保主題為架構,包括「水足跡小學堂」說明水足跡的知識,學習珍惜水資源。

「地球保衛隊-實驗室任務」帶領小局長體驗環境檢驗工作,了解事業廢水檢驗追查重點;「生活中的空氣污染來源」了解生活中空氣污染的成因及改善方法;「認識公害稽查-小小兵探險趣」聚焦於環保稽查和稽查儀器的介紹,鼓勵小局長為環境品質把關;「生活中綠色標章」認識生活中各類綠色標章,實踐綠色消費。

「我是節能減碳高手」學習看電費單,掌握節能減碳技巧;「和小垃一起學資源循環」讓小局長認知大自然默默承載著人類發展產生的廢棄物,引導小局長發想自己可以替環境做哪些事;「不要讓地球邊吃邊掉」以惜食為主題,強調「格外品」的價值,減少浪費。

環保局指出,為了加深小局長對環保知識的印象,在課程後緊接關卡「勇闖淨零島」及「勇者的考驗」答題競賽,將環保知識融入趣味遊戲,今年更以分組競賽,讓各小組必須限時內依地圖抵達關卡,體認到環保工作總是「分秒必爭」,在有限時間內找到污染源、完成任務。透過團隊合作與解題過程,成功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效果,深化對環保行動的理解。

第二天進入主題課程「故事情境營造」,帶領小局長從身邊的小案例發想,學習減碳行動具體方法。並融入「問題—行動—幫手」三步驟,引導學生思考在家庭、學校及社區中可以執行的綠色行動,例如:減少一次性用品、搭乘大眾運輸、分類回收、節電節水與珍惜食物。學員們化身為「淨零生活設計師」,以分組合作方式完成「我的淨零提案」,並以簡報與海報發表成果。過程中不僅訓練學員表達與組織能力,更激發觀察環境問題、提出創新解方的能力。

經過兩天的活動洗禮,每位小局長已經具備基本的環保觀念,結業典禮上,陳美玲副局長親自為每位小局長繫上象徵榮譽與責任的專屬領巾與徽章,傳承歷屆精神,期許他們將所學帶回校園,從個人做起、擴散影響,讓「淨零生活」成為日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