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版圖正悄悄改寫。根據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最新分析,全球投資資金正從主動式基金大舉轉向被動式ETF,2023年起,被動資金總量正式超越主動基金,宣告投資市場邁入「ETF時代」。
富時羅素隸屬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是全球最具權威的指數編制機構之一,旗下包括英國富時100與美國羅素1000/2000/3000系列,全球超過20兆美元資產以其指數為依據。富時與台灣證交所合作推出的「台灣50指數(0050)」,即是以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組成,反映全市場約八成市值,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ETF標的。
長期追蹤資料顯示,全球約有七成主動型基金報酬低於基準指數,平均每年落後1.7%至3%。關鍵原因在於主動基金管理費高、挑股難度大、且規模擴張後難以維持超額報酬。相較之下,ETF平均管理費僅0.1%至0.2%,投資人以低成本即可跟上大盤表現。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不需天天看盤或挑股,定期定額投資市值型ETF,就能打敗七成以上的基金經理人。」富時代表直言,這正是ETF能在全球掀起投資革命的主因。
全球指數顯示,美國依舊是全球權重最大市場,占比達60%;日本、歐洲次之。新興市場雖僅占10%,但內部分布已出現明顯變化——台灣權重已達20%,僅次於中國,超越印度。主要動能來自台積電與科技族群股價強勢,帶動台灣在全球指數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也吸引更多被動資金流入。
同時,富時羅素也宣布,若2025年3月審核順利,越南將於2026年9月正式升格為新興市場,預期至少將吸引約10億美元ETF資金湧入,成為東南亞資金新熱點。
富時羅素強調,指數化投資的最大優勢在於「透明、規則化、不受情緒左右」。透過ETF,投資人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參與全球市場,分散風險、降低波動。以台灣市場為例,「0050」聚焦大型權值股,「中型100」涵蓋次一層中堅企業,兩者搭配可形成穩健分散的核心持股組合。

▲羅素3000指數(圖片來源: Google)

▲元大台灣50 0050(圖片來源: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