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打炒房」,讓房市陷入低迷。行政院長卓榮泰喊話銀行「水龍頭要開大一點」,拍板新青安房貸專案額度排除在《銀行法》第72-2條「天條」之外,協助首購青年買房,被質疑幫建商解套。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罕見砲轟自家人,認為「新青安就是一個為炒房文化火上加油的錯誤政策」。一年了,很訝異政府不只從未針對新青安政策作出務實的反省和檢討,甚至要在這台房市的失速列車上繼續添加柴火。
吳欣岱在臉書開砲,過去談論的問題,現在不但繼續發生,更不曾看到政府針對政策錯誤的部分做出反省,真的很讓人擔心。她在約一年前就說過,認為民進黨政府是時候負起責任,針對新青安政策作出評估和檢討了。因為事實上新青安,就是一個為炒房文化火上加油的錯誤政策。
吳欣岱直言,大家知道嗎?這幾年她其實一直有在看內湖的房子,在為了選舉提出新青安政策後,她人生第一次聽到房仲說:最近真的太貴了,你先不要買。一年後的現在,很訝異政府不只從未針對新青安政策作出務實的反省和檢討,甚至要在這台房市的失速列車上繼續添加柴火。
吳欣岱抨擊,2023年初因為央行的第六波管制,造成房市交易量萎縮,執政黨為了選舉創造房市利多,推出「以幫助青年購房」為話術的新青安政策。從那時候開始,台灣房市供給量減少原因有建商土建融資緊縮、禁止紅單轉讓、賣方預期價格上漲惜售等;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則如新青安補貼、預期房價上漲搶進的買盤,不分剛性和投資需求。而供需一減一增的狀態下,引發民眾的FOMO心態,使得房地產價格暴漲。
吳欣岱質疑,新青安的申請從一開始就是從購房的角度切入居住議題,而非杜絕住房的金融商品化及租屋市場制度再健全的方向去設計,註定了政策的失敗。鼓勵購房解決居住問題,只是讓原本尚且不適合買房的人(年紀較輕、自備款不夠、收入還未穩定…等)跳入這個市場增加需求,成為追逐高房價的韭菜。
吳欣岱指出,另一方面,杜絕住房金融商品化的政策並不難設計,只要在不勞而獲的賣方資本利得有更正義的課稅機制,讓房地產難以賺取超額利潤,就可以杜絕投資炒房的投機者。更重要的是,居住正義不是買房正義,如果人民在租屋更有制度上的保障,自然能降低購屋的需求,減少推升房價的柴火。
吳欣岱強調,台灣不只是居住正義議題,許多民生、經濟相關的議題都需要政府頂著壓力為多數人堅持做對的事。如果只是用資源分配的權力去換取政治利益的話,不只人民對政治越來越冷感,未來的共業也是下一代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