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世新的撫育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10 11:45

世新大學陳清河校長(左三)及師長們的接待,讓我及彭道章校友(右三)收穫良多!

 

我的人生當中大學畢業也是創業的開始,但和母校世新大學的關係,二十多年來從未間斷過,回到校園如回家般自在。今年夏天,回母校有不一樣的感覺和意義,也是我無數次穿越校門山洞玄關中,最感到輕快的一回。

回想上一回這般相似的心情是當選世新大學學生會會長,竟已是二十五年前,跨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是某種機緣巧合般的神似心態。

昔日以世新為出發 面向社會安身立命

很榮幸今年獲頒「2025全球傑出僑生校友獎」,僑委會精心規劃一系列洄游行程,從安排得獎者回台灣接受盛大的授獎儀式、拜訪總統府等政府單位,及安排回到各自畢業母校拜訪交流環節,既隆重又溫馨,同時參觀世新大學科技化的數位攝影棚,很開心看到母校的未來展望。

參訪行程的尾聲,本屆得獎者彭道章校友(馬來西亞籍)和我一起在海華基金會同仁陪同下,與世新大學陳清河校長、林恒志副校長等師長進行一場交流分享,對高教發展議題進行討論,表達各自想法。林副校長在二十多年前曾是我的社團指導老師。「從前看你對解決事情的折衷能力,就知道日後將會有所成就,只是沒想到今天的成就比當時想像中還大很多。」聽到昔日老師今日讚美,我心中充滿感動,一切皆因眾人待外籍生的良善,讓曾經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太多信心的我能有今日,真心感謝台灣高教及社會的栽培,讓我有更強助人的決心。

參訪母校過程,再次回望學習和打工的地方,我依然以栽培我的世新大學為榮。席間交流感覺又回到1998年大一首次擔任校務會議學生代表的我,也是抱著學習、服務和利他的心情,勇於直言表達心中藍圖,曾獲前校長也是我很尊敬的師長─成嘉玲博士的回應和肯定。

在校期間,打工也是我的學生生活重要一環,中午在總務處打工;大二在公關暨廣告中心工讀,負責製作公關人手冊,同時協助公關學友會薪傳家族事宜;大四在台灣立報、破報兼職企劃…。擁有這麼多同伴們的溫暖讓我有所仰賴,安心留台升學發展,也有更多機會汲取新知、探索社會,在世新的時光受益良多。

回饋母校是我很早立下的宏願,2010年終於開始執行捐設陳就娣(我母親之名)紀念獎學金,2013年出版自傳《擡頭苦幹》,贈送數千本予母校,學校將書分贈給教職員及學生,當學弟妹告知陸生是人手一本時,我心中更受到莫大鼓勵。2016年出版我的第二本著作《用公益翻轉人生》,學校透過大一註冊單一起寄送全校二千多位大一新生,感謝葉乃靜教授的引介和吳永乾校長的肯定,讓這本書起到對學弟妹的鼓勵。

今日再以世新為起點 關注新住民族群等社會議題

2016年統計,歷年本人對世新大學捐款已超過百萬,近十年因忙於事業轉型,較少參與母校活動,投注更多資源於新住民議題、社會弱勢關懷和東南亞語言文化推廣,今日也再度回到世新校友總會,跟優秀的學長姊學習,未來仍將持續回饋母校。

從前我以世新為出發,面向社會安身立命;今日再度以母校為起點,關注移民等更重大的社會議題,並期望造福社群。不管人在何處,我願持續關注和支持世新大學能以更多元的方式培育世界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98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