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僑外生也能設置:生活諮詢專線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5-15 11:15

▲  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5/1舉辦《台、美、東協聯合艦隊與印太戰略》論壇,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中)擔任主講人,筆者(右二)有幸以榮譽顧問身分出席、參與學習。圖右四為林若雩理事長。

日前我前往久未踏入的足療店,依然座無虛席,不同以往的是技師團隊已變成越南學生。我與其中一位聊起來,他表示母親獨力扶養他長大,對於現在半工讀狀態很滿意,未來畢業希望回越南創業;學習方面,學校老師的教學進度太快了,若能慢一點更好。我答應會轉達給他所就讀的校長知道。突然發現,台灣高等教育對許多周邊國家很有意義,尤其年輕人口龐大的越南、印尼等國,他們擁有眾多年輕的人口紅利,國家經濟如日中天發展,國民長期需要學習進修,許多人選擇了出國打工。而來台升學還可以合法打工並改善家計,真好。台灣已進入老年社會,需要補充大量的新動力及人才,對於雙邊來說都是互惠雙贏。


僑外生飄洋過海來台 更需要同理

七、八○年代台灣去美國讀書的年輕人眾多,他們開玩笑自己乘坐的飛機上坐滿洗碗大隊,透過努力在異鄉習得學位、技能,圓了自己的夢還幫助台灣穩定發展。我突然好像懂了些什麼,如果能夠將台灣本身已屬優質的高等教育注入創意,重新設計更符合外籍生需要的教學內容,提供給僑外生學習,這正是一張美麗的成長曲線圖,也是市場的風口。相信上帝也喜歡人們投入成就他人及利益眾生的工作。

台灣的大學近年招生更為賣力,投入資源在優化課程內容及教學品質,傳授給僑外生所屬母國之國家發展趨勢上需要的知識,中文非他們母語,教學速度慢一點是基本的,有助於外籍生能有效學習,安排關照他們打工日常生活的支援人員也是需要的。我想,把他們教好、照顧好,口碑盛傳之下,說不定可以撐起多所大學的生計。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年輕教授們,希望你們考慮加入這門顯學。海外的僑外生飄洋過海來讀書,更需要大家的同理。

為了鼓勵2025僑生聯合露營隊的工作人員,我在砸鍋賣鐵小火鍋安排一場餐會,為他們打氣加油,並聽聽他們對留台發展的需求。當中有人詢問關於創業的議題,我建議他可以先在各大企業學習,有能力的話朝向台大等名校升學為目標,可以學習得更完整,以及擴大經營人際網絡,適當的時機再做創業的考慮。其實大部分的人適合在企業發展,因為創業的成功率其實很低。

提供法律、心理諮商資源

馬來西亞的學生會長鄭頌揚建議,我所發起成立的「台灣僑外生協會」可以多關心3+4專案學生。我認為,隨著僑外生來台人口持續成長,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源,包括提供法律、心理諮商資源,因為他們在語言、生活方面都可能面臨障礙,有尋求解決糾紛、強化心智的需求。如果可以像新住民一樣,由政府為僑外生設置一條專線,交付有心且專業團體去承辦,更可以幫助僑外生與台灣社會作友善連結,是很棒的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90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