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治療心律不整再手術 91歲嬤置雙膝後能深蹲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5-04-23 13:35

年已91歲、長年務農的阿嬤,雙膝關節嚴重退化,去年底開始痛到幾乎不能走,每個禮拜都到診所打止痛針,卻都沒有效果,每天痛到唉唉叫,由於她罹患三高還心律不整,擔心手術有風險,家人起初不願意讓她置換人工膝關節,後來醫師會同其他科別先治療心臟問題,評估後確認穩定,再進行手術,在白沙屯媽祖遶境前,阿嬤回診檢查,恢復狀況良好,不僅能自在走路,還能輕鬆深蹲,更能參加媽祖遶境。

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表示,91歲的陳姓阿嬤雙膝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屬於軟骨已經完全磨損,疼痛難耐的第四期,右腳膝蓋變形23度、左腳變形16度,雙膝變形到平時走路內八字、且疼痛難以忍受,家人每周帶她打止痛針至少兩次還是受不了,才決定到門診進一步檢查治療。

王芳英指出,檢查後阿嬤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但是患者心肺功能不好、心律不整,因此建議先跨團隊、跨科合作,心臟科、胸腔內科先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二度評估阿嬤是否適合手術,確認穩定無虞,最後麻醉科評估沒問題,再替阿嬤置換人工關節。

王芳英說,手術一次2個多小時,考慮到患者體力不支,因此,先置換右腳後,等患者恢復體力,而且能下床走路後,隔兩天再置換左腳,雙膝蓋置換人工膝關節後,阿嬤雙腳已能打直,在他的指導下,術後兩天後已能爬樓梯進行復健。

阿嬤說,開刀後走路不再卡卡,非常的順,手術後都有聽醫師指示,乖乖地在家自行復健,在家門前走路,現在已經能到鄰居家串門子,恢復狀況不錯,如果要跟家人一起參加媽祖遶境,也能放心的自己走,完全不用擔心。回診時,醫師指導要阿嬤蹲下,她扶著桌子很快速的深蹲,還驕傲的說,「卡早攏沒辦法蹲下,現在很輕鬆。」

家屬表示,阿嬤從年輕時便開始務農,形容根本「閒不下來」,每天都要勞動,導致膝蓋受損嚴重,「很會忍痛,才拖延那麼久。」這次手術後,阿嬤說要趕緊回到田裡工作。術後至今4個多月,阿嬤恢復狀況很好,家人們都很開心,不必再每天聽到阿嬤抱怨膝蓋痛到不能走,更覺得應該要早一點開刀。

「置換人工膝關節年紀不是問題,主要看患者身體能否負荷。」王芳英說,現在是高齡化社會,很多阿公、阿嬤年紀80歲以上身體依舊硬朗,每天種田、散步,置換膝關節主要視患者實際的身體狀況,如果年紀輕身體狀況不好,反而不建議手術。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