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高市智慧城市發展,黃文益質詢市政四大議題。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文益於民政部門業務質詢中,針對市府近期推動的「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成立、「智慧城市展」國際參與度不足、「里鄰整併政策執行落差」及「議員選區席次變動」等四大核心議題提出質詢。他強調,市政改革需以「落實執行力、民意參與度與決策透明度」為核心,不能流於形式。
黃文益指出,資訊處與研考會即將整併為「智慧城市發展委員會」,雖名義上為資訊專責一級機關,但若無實質主導預算與政策統籌的能力,恐將淪為協調單位。他直言智慧城市發展不能只是局處各自努力、各自申請資源,應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統整平台,否則就是瓶裝車、重複投資。
對此,高雄市研考會主委陳博洲回應表示,整併後編制已新增五人、預算新增5,000萬元,這些預算將導入AI應用、優化市民數位服務、擴充數位韌性與加強資安維護等四大面向。陳博洲認為市府採委員會制是為了整合、協調、統籌全市的智慧發展資源,避免重複與浪費,像能協助推動資料嫁接、AI模型整訓等跨局處項目。
針對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黃文益質疑國際參展廠商明顯偏少,與台北電腦展相比,無論是在論壇場次、國外參與城市、或科技巨頭進駐方面,均有顯著落差。他指出:「2024年僅5間國際廠商、2025年更下降至僅3間,若展會吸引力不足,如何讓高雄成為國際智慧城市焦點?」
陳博洲回應,未來將從兩方面強化:一是透過智慧城市展邀請科技領袖來訪,其二是透過各式產學合作場域等方式,吸引國內外企業落地高雄。就高雄智慧城市展國外參展廠商不足,陳博洲坦承會檢討改進。
針對民政部門推動的里鄰整併政策,黃文益指出,高雄市目前890個里中差距極大,最大里逾4萬人,最小僅數百人,但長年未有效整併。他提問:「是否有彈性原則?未來四年內將出現大量建案的地區是否能延後處理?」
黃文益則建議,應建立分級處理模式,例如低於500戶者優先處理,500~699戶可設觀察期,未來發展區可設暫緩條款,確保執行公平又具彈性。
民政局長閻青智回應,民政局透過三個月內討論、三個月收集各區回饋,再把明確的整併與分割原則凝聚成共識,並打算於今年12月25日前完成報市長。他強調如果今年不處理,勢必要等四年後。
最後,黃文益關心下屆市議員席次是否將異動。他指出,根據媒體報導,高雄有兩區議員席次將傳出異動,他擔心若政黨已啟動初選,若市府無提前提供席次更動資訊,恐造成基層運作混亂。
閻青智回應,依《選罷法》,議員席次異動將以選前六個月的人口統計為正式依據,由選委會就當時人口數決定是否調整,目前無法提前宣布。
黃文益強調,從智慧城市推動、國際參與、地方組織整併到席次分配,每一項都是影響市民生活與城市發展的關鍵議題。他呼籲市府部門應以「開放溝通、制度透明、務實執行」為原則,讓高雄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