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於1967年落成的 嘉新大樓,是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建築地標。當時,大樓採用全台首創的中央空調、雙層隔音鋁窗及複層外牆,提供了最先進的辦公環境典範。時至今日,嘉新大樓不僅穩固屹立,更於2025年榮獲台灣綠建築權威性指標最高榮譽雙認證。
嘉新大樓共榮獲「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類 (EEWH-EB) 鑽石級認證」及「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EEWH-BERSe) 第1+級認證」,不僅肯定了嘉新大樓卓越的建築設計理念,更驗證了優秀的建築規劃能夠跨越半世紀,仍符合現代最嚴格的環保與節能標準,達到近零碳建築基準。
嘉新大樓的綠色永續成就,源於當年多項領先市場的建築規劃。雙層隔音鋁窗及複層外牆有效降低噪音並顯著減少冷氣能耗,中央空調系統的精確配置確保整棟大樓能源使用均衡,而建築設計則充分考量通風與採光,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嘉新水泥自2015年起積極推動「嘉新大樓資產活化計畫」,以提升建築價值並確保符合最新的綠建築標準。截至目前,嘉新水泥已投入近5,000萬元,從多個層面進行全面升級,包括:
一、設備更新與汰換——為提升節能效率,更新空調與電梯系統、全面優化並減盞照明設備。
二、操作調整與智慧管理——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作業標準ISO 50001,並增設EMS智慧化電力管理與空調節能優化系統,透過數據分析與智慧調控,有效降低能耗並提升運作效率。同時透過宣導及推廣,提高員工節能環保意識。
展望未來,嘉新水泥也於今(2025)年同步展開集團總部辦公空間的全面升級,打造更現代化的智慧辦公環境,以健康建築為目標,讓員工在低碳節能、安全自然的空間中提升工作效率與幸福感,呼應綠建築「以人類健康舒適為本,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與能源,讓人類與所處環境和諧共存的建築」的精神。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至2050年,全球約有80%的建築耗能來自2005年前蓋好的建築。台灣既有建築更佔了全國建築物的97%,但通過綠建築認證的占比偏低。
在經濟發展與實踐永續中取得平衡,是當今所有企業的挑戰,嘉新水泥的資產活化,不僅是著眼於當前的努力,從60年前領先市場的現代化嘉新大樓,2021年取得台北市零碳標竿優等獎並於同年啟動溫室氣體盤查,直至今年更榮獲內政部雙重綠建築認證,是對嘉新水泥多年來在節能減碳、智慧管理及環境友善措施上的最佳肯定,也是台灣推動既有建築綠化節能的典範企業之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