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門旅遊最怕暈車影響行程,噁心、頭暈、嘔吐等症狀不僅令人不適,甚至可能讓整趟旅途的心情大打折扣。許多人會選擇服用暈車藥來緩解不適,但有時候即使服藥了,仍然無法完全避免暈車,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不管是暈車、暈船還是暈機,主要都與內耳前庭系統的訊號傳遞不一致,造成的「動暈症」有關,特定族群例如兒童、孕婦或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受影響。雖然動暈症無法根治,但透過藥物與預防措施,還是可以幫助降低產生暈眩的機率。一起來看看暈車藥的種類、使用方式與預防動暈症的注意事項,不要再讓暈眩感掃了旅途的遊興囉!
為什麼會暈車?內耳前庭系統與動暈症的關聯
我們的身體能夠保持平衡,主要是依靠「內耳前庭系統」,系統會接收身體移動的資訊,並將訊息傳遞給大腦,然而當前庭系統接收到的訊息與其他感官產生衝突時,大腦無法正確處理資訊,就容易引發暈眩、噁心等症狀,也就是所謂的「動暈症」。
陳怡安藥師舉例,當我們搭乘交通工具時,雖然身體因為前進而感受到晃動,但如果此時眼睛專注於車內的固定物品上(例如手機或書本),視覺訊號顯示身體「沒有移動」,這時候前庭系統與視覺系統的感知發生不一致,就有可能引發暈車症狀。
為什麼有人容易暈車?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
頭暈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而且你可能會發現並非每個人都容易暈車,例如經常搭乘交通工具者,久而久之大腦對這些刺激適應,便不易產生動暈症,這就是為什麼有經驗的飛行員或船員,發生暈眩的機率相對較低。
陳怡安藥師也指出,部份族群對於暈眩的耐受度較低,較容易受到動暈症的影響,包括:
- 6~12歲的兒童:前庭系統尚未完全發展,較容易對移動環境產生不適。
- 孕婦:因荷爾蒙變化影響平衡感,較易產生暈車反應。
- 偏頭痛患者:本身的神經傳導對於刺激較為敏感,容易誘發暈眩。
- 平衡功能較弱者:如內耳功能不穩定的族群,較容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
暈車藥怎麼選?了解常見藥物種類與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暈車藥主要分為口服藥與貼片兩大類,作用原理是抑制前庭系統向大腦傳遞暈眩訊號,減少動暈症的發生,陳怡安藥師說明如下:
● 第一代抗組織胺
主要成份為茶苯海明(Dimenhydrinate)、氯苯甲嗪(Meclizine),通常為口服藥,作用時間約72小時,為市面上常見的暈車藥,適合短程旅行。
● 東莨菪鹼(Scopolamine)
為貼片劑型,作用時間約72小時,通常為長效型,適合長時間搭機或搭船。
● 氯苯甲嗪(Meclizine)
長效型口服藥,作用時間約12小時,適合中長途旅行。
陳怡安藥師表示,短程旅遊可以選擇一般口服暈車藥,若為搭機或郵輪旅遊的長途旅程,則可考慮長效型口服藥或貼片,而貼片型藥物效果較持久,但可能會引起口乾、視力模糊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謹慎使用。建議若擔心旅途中會出現動暈症的狀況,出遊前不妨先找專業醫師或藥師諮詢,根據個人體質、旅遊天數及交通工具規劃適合藥品。
美醫小教室:覺得暈才吃藥就太晚了!
陳怡安藥師建議,最好在出發前30~60分鐘就服用暈車藥或使用暈車貼片,讓藥效在旅途開始時便能夠發揮作用,並注意勿超量服用,務必依照說明書使用,以免過量造成的副作用風險。此外,因為暈車藥可能會導致嗜睡與注意力下降,所以使用後應避免駕駛、操作重型機械。
避免藥物交互作用!這些組合要小心
暈車藥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出遊前或就醫時,記得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未來有旅遊規劃,可能會同時服用其他藥品,並請專業醫事人員評估。陳怡安藥師指出,以下情況應格外留意:
1.與感冒藥並用
許多感冒藥也含有抗組織胺成份,與暈車藥同時使用,可能加重嗜睡副作用。
2.與安眠藥、鎮靜劑併用
這兩項藥品可能會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可能影響判斷力與反應速度。
3.青光眼、攝護腺肥大患者慎用
暈車藥可能影響眼內壓或泌尿功能,使用前建議先諮詢醫師。
如何避免動暈症?藥物以外的預防措施
造成動暈症的原因,主要是及前庭系統與感官衝突有關,除了使用暈車藥和暈車貼片外,陳怡安藥師補充,搭乘交通工具時,也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減少環境刺激:
1.選擇合適座位
搭車時坐在前座,可以減少視覺與前庭系統感官的不一致,也因此通常駕駛會比較少暈車,原因在於前座者視覺、前庭都能夠即時得知路況,身體可以預先做好準備,例如知道「正在準備轉彎」、「等等可能需要煞車」,因此後座者才會較容易暈車。
2.減少視覺刺激
盡量看遠方的景物,將視線固定於遠處的某一個定點,減少視覺晃動的不適,避免在交通工具上滑手機或看書,也可以戴上墨鏡或閉眼休息,減少視覺與身體感受的不協調。
3.保持空氣流通
在安全前提下適時開窗,除了保持空氣流通,靠窗的座位也可以透過感官,感受風吹在身上的感覺,讓前庭知道「身體確實正在移動」,避開誘發動暈症的環境因素。
4.避免刺激性食物與酒精
出發前及旅途中都盡量不要飲用含酒精的飲料,由於酒精會降低平衡中樞處理訊息的速度,可能使動暈症更加惡化。此外建議也要減少含咖啡因飲料的攝取,避免過度緊張、焦慮。
暈車、暈船、暈機雖然都令人不適,但透過正確使用藥物與日常預防措施,都可以幫助減少不適感,記得遵照醫囑服用藥物,並搭配良好的旅遊習慣,確保旅程順利進行,為自己留下快樂的回憶。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風險,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而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