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根據財政部2023年房屋稅籍資料,全國房屋稅籍總戶數為1163.8萬戶,其中房屋稅納稅義務人年齡在20~39歲之間的青年屋主就有114.4萬戶,佔比為9.8%;而六都中,青年屋主以桃園佔比最高,12.6%,而台北市佔比最低僅6.8%,不過也仍有8.3萬的青年屋主在台北市有個家。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台北市房價高,一般住宅多要2千萬起跳,所以青年購屋選擇多半為小宅、老宅或偏遠的蛋殼宅,而未滿40歲就在台北擁房,也不排除是靠繼承,才在台北有一席之地。
房價相對親民的桃園,平均單價是台北的三分之一,新北的半價,購屋門檻低,且新興重劃區多,新社區選擇豐富,小宅供給也較多,加上高鐵、機捷、台鐵交通發達,縮短與大台北生活圈的距離,近年大量吸引北部青年「棄北投桃」移居成家,連年輕女性自主購屋的佔比也逐漸提升。
近年雖有新青安政策助青年購屋,不過2023年的青年屋主戶數114.4萬戶,還是比2022年的115.7萬戶略少,顯見在低薪、通膨和高房價壓力下,要能在40歲以前購屋,還是有一定難度,且青年購屋的難度,在近期行庫緊縮放貸下仍顯不易。
台灣房屋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房屋稅的納稅義務人,即為房屋所有權人,青年屋主除了自己購買外,當然也不排除繼承或贈與等其他方式取得,若青年屋主名下僅有一屋且自用,就符合囤房稅2.0「單一自住」的減稅優惠,房屋稅率將從1.2%降為1%,使首購青年的持有稅負減壓。
而隨著時代進步,傳統傳子不傳女的觀念逐漸式微,且少子化後,獨生女也越來越多,因此女青年屋主亦有增加趨勢。
張旭嵐指出,近期政府打炒房雷厲風行,金融行庫也強化放貸內控,部分銀行對借款人的財力審核趨嚴,放款成數也更保守,因此所得有限的青年買家,取得足額貸款的難度提升,建議小資族買家應有更寬鬆的財務規劃,為貸款不足的風險保留因應彈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