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政府今(23)日於三好國際酒店舉辦「114年度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縣政府提供
為感謝並表彰對安置兒少照顧付出心力的寄養家庭,雲林縣政府今(23)日於三好國際酒店舉辦「114年度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不僅頒發寄養家庭聘書,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也代表張麗善縣長,偕同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雲林家扶中心陳燦勲主委、縣府社會處林文志處長、陳怡君副處長一同對服務滿10年、15年及20年的寄養家庭致贈感謝狀,除表揚長期投入寄養家庭的奉獻精神,同時邀請更多鄉親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用愛、用關懷翻轉孩子的未來。
截至114年1月底,雲林縣有31戶寄養家庭,照顧37名安置兒少,自民國75年起,雲林縣政府委託雲林家扶中心共同攜手辦理寄養安置服務,至今已近40年,照顧超過700名安置兒少,且有214戶家庭加入寄養行列。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上帝曾經說過,因為沒有辦法照顧每一個孩子,所以祂創造了母親這個角色。寄養家庭何其重要跟偉大,寄養家庭的存在,不僅讓這些需要關愛的孩子擁有溫暖的家,更為他們帶來了希望和翻轉的機會。
今日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由寄養媽媽與安置兒少攜手舞蹈演出,藉由熱鬧活潑的表演為典禮揭開序幕,活動中邀請兩戶寄養家庭分享心路歷程,剛加入寄養家庭3年的鄭鶴合女士分享自己擔任寄養家庭的契機源於在學校擔任義工時接觸特殊照顧需求的孩子,激起想要照顧特殊兒童的意願,與家人討論後,堅定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目前照顧一位多重障礙的特殊兒童,看到安置兒少一點點的進步,就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意義的。
擔任七年寄養家庭的李敏真女士在離婚後,發現能更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宗教信仰和家人支持下決定加入寄養家庭行列,她曾照顧7位年齡從8個月到11歲的寄養孩子,發現孩子們普遍缺乏自信、極度不安,並渴望得到關注,李女士以心靈陪伴、探索孩子興趣,並給予鼓勵和讚美,幫助孩子們逐漸建立自信,這段陪伴過程讓她收穫了無數感動與成長。
雲林縣政府今(23)日於三好國際酒店舉辦「114年度寄養家庭招募暨授證典禮」/縣政府提供
此外,特別感謝寄養家庭長青樹已服務27年黃垂青、徐金英夫婦,由謝淑亞副縣長、黃凱議長、雲林家扶陳燦勳主委、社會處林文志等陪同切下『雲林寄養40』蛋糕慶祝,勉勵寄養家庭共同守護、照顧、教育寄養童,見證這走過40年歷史性一刻。
謝淑亞指出,為鼓勵並招募更多新血加入寄養家庭,提供安置兒童及少年更多的照顧支持,雲林縣在113年7月起調增寄養家庭安置費用,每位兒少每月增加2,846元,為本島非六都最高。家是一個孩子成長當中最堅實的避風港,雲林縣寄養家庭目前還有很多的空間,希望社會上愛心、善心的鄉親,伸出友誼的雙手給孩子愛跟溫暖,相信這是我們送給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棒的禮物。
黃凱今出席雲林家扶寄養40周年招募暨授證典禮時,除感謝各個寄養家庭無私奉獻,也鼓勵更多民眾參加雲林家扶寄養行列共同關懷雲林的孩子。對於家扶中心寄養家庭所需的種種資源,議會也會給予支持,再次感謝家扶中心付出、也感謝各個寄養家庭的無私的愛與奉獻。
林文志提及,寄養家庭在與雲林家扶中心共同合作下,寄養家庭除了喘息服務、健康檢查、支持團體及在職訓練等措施外,針對具特殊性照顧的兒少亦連結專家,提供安置兒少適切的照顧資源,提升寄養家庭照顧知能,並獲得更多協助。
陳燦勲表示,114年度共有31戶通過寄養家庭合格審核,且有12戶的寄養家庭服務長達10年以上,提供孩子能夠在家庭裡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歡迎符合25歲以上、完成國中以上學歷、穩定收入及具適當的家庭空間者一同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能夠打開家門,讓愛住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