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古禮 嘉義市大天宮舉行「鞭春牛勸勤儀式」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5-02-12 18:51

嘉義市大天宮傳承百年古禮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嘉義市府提供

嘉義市大天宮傳承百年古禮,繼1月25日由市長黃敏惠代表「祭天祈福儀式」為春牛、芒神開光點睛,今(12)日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這項傳統儀式記載於《諸羅縣志》,是嘉義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春耕信仰活動,可惜因日治時期政策變遷而中斷百年。副市長林瑞彥今天代表黃敏惠出席,他表示大天宮能再次恢復這項傳統祭典,讓後世得以見證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非凡。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出席,與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嘉義市府提供

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出席,與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嘉義市府提供

今天副市長林瑞彥代表市長黃敏惠出席「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與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隨後由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信眾大德、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恢復中斷百年的「迎春禮祭典」,藉由鞭春牛搭配十二句吉祥話語,勸戒所有民眾春節假日已過,每個人都必須收心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是流傳已久且富含教育意義的宗教活動。

林瑞彥感謝大天宮鄭明山董事長暨全體董監事為力求恢復迎春古禮,經過多年籌畫並透過產、官、學多方研擬,恢復中斷百年的「嘉邑祀典大天宮乙巳年迎春平安祭典」活動。林瑞彥說,這個儀式是象徵農耕的開始,農民相信透過鞭打春牛,可以驅散懶惰,為新的一年開啟豐收的契機,為全體市民祈福,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林瑞彥進一步表示,今年適逢諸羅建城320+1年,市府將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還有城市博覽會一起回顧過去、現在與未來。能夠在這麼值得慶祝的一年恢復舉辦迎春禮的活動,也更具歷史意義,也顯示嘉義市這個人文薈萃的城市,有許多值得被保存與紀錄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嘉義市豐富的信仰文化。

民政處表示,大天宮為前清官廟–嘉邑先農壇,創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為知縣馮盡善受清廷所頒佈之「農耤令」而設立,每年於先農壇由地方官員舉行「耕耤(ㄐㄧˊ)禮」,藉以勸告農民年節將至,必須開始勤奮耕作。

大天宮主要祭祀「先農、土地神與勾芒」,並以土塑春牛,進行鞭春牛,藉由鞭打春牛來喚起因為放年假而消沉與慵懶的精神,農民在鞭春牛儀式後,亦相信泥春牛的土能保佑農作物豐碩,因此會將春牛的泥土撿回加入自身農田,形成了「搶春牛」的風潮,也因為每年舉辦鞭春牛勸勤,在舊時的諸羅縣志就有記載鞭春牛的活動。而大天宮所在區域附近舊時又稱為「春牛埔」或「春圃」,直至日治時期,此祭典因政局更迭,這項古禮因此失傳,也中斷了逾百年。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