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體投資邏輯 從雲端基礎建設轉向邊緣AI加速發展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2-06 10:45

農曆春節開紅盤的第二天,DeepSeek的衝擊持續影響台股,過往以OpenAI的大模型為主的AI發展階段,藉由輝達GPU提供高算力來支持OpenAI大模型的演化升級,ChatGPT-3、ChatGPT-3.5、ChatGPT-4等模型的升級,帶動了過去六個季度金融市場對輝達AI供應鏈概念股的追捧,瞬間被DeepSeek用更低成本、更低算力、更少資源做到OpenAI o1模型的效能。

DeepSeek衝擊 業績股籌碼鬆動

於是儘管2月4日的加權指數是上漲的,輝達AI概念股卻是豬羊變色,CPO、CoWoS、BBU、液冷散熱等族群為重災區,前一天重跌的AI伺服器族群也彈不起來,甚至在2月4日拖累PC品牌廠的反彈。

統計連續兩天跌幅大於一成的弱勢股:宏達電跌-18.92%、致茂跌-18.84%、健策跌-18.77%、弘塑跌-18.46%、順達跌-18.58%、AES-KY跌-17.28%、上詮跌-16.78%、汎銓跌-16.42%、jpp-KY跌-16.15%、聯鈞跌-16.14%、光聖跌-15.9%、波若威跌-15.34%、旺矽跌-15.32%、聯亞跌-15.03%、均華跌-14.27%、旭隼跌-13.91%、大井泵浦跌-13.88%、京元電跌-13.57%、聯德控股跌-13.19%、雍智科技跌-13.17%、廣達跌-12.8%、欣興跌-12.59%、波力-KY跌12.52%、雙鴻跌-12.3%、精材跌-11.67%、晟銘電跌-11.58%、宏碩系統跌-11.41%、中砂跌-11.37%、台光電跌-11.07%等。

上述這些個股大多是業績股,也就是法人手中持有的個股,而連續兩天的崩跌,這像是過去季底投信結帳的恐怖平衡被打破後的籌碼鬆動。

投資邏輯劇變 換股賣壓沉重

以往的經驗,業績股跌超二成後通常會有中長期逢低承接買盤布局,但有一種例外就是題材炒完後的夢醒時分,例如宏達電兩次千元的直上直下,而這次DeepSeek打破了一流AI大模型非得使用輝達GPU不可的神話,可以想像輝達概念股持倉比重較高的法人面對投資邏輯的劇變,將會帶來多大的換股賣壓。

2月3-4日外資在集中市場累積賣超-895.74億元,主要賣壓集中在:鴻海125365張、台積電18104張、廣達32219張、緯創40639張、台達電9675張、欣興25413張、日月光投控12992張、京元電子19343張、長榮9562張、台光電2732張、神達18578張。

從上述名單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積電必須撐住均線架構,只有藉著台積電的相對強勢,才能抵抗外資調節權值股對加權指數的負面影響。但是股民必須清楚,AI伺服器族群近期的雜音太多,恐怕要等下半年的返校潮才能扭轉技術面的弱勢。

低算力、高效能的DS崛起 邊緣AI加速發展

從盤面看,資金也在尋找不受DeepSeek衝擊影響的股票布局,軍工、生技、資訊服務、被動元件、營建、AM車用零組件等族群都有從低位緩步向上反彈的跡象,可追蹤:堤維西、東陽、雙美、保瑞、美時、零壹、宏碁資訊、凌群、千附精密、晟田、雷虎、中光電、邑錡、融程電、晶睿、瑞儀、精成科、高技、原相、瑞鼎、仁寶、晶心科、新日興、微星、華碩、光寶科、國巨、大立光、中磊、神準、聯發科、建國、潤弘、皇昌、達欣工、富邦金等。

2月5日投信買研華,走勢超強,主要受惠邊緣AI加速發展的預期,切入AMR機器人市場,今年將推出運作機器人大腦的Computer-on-Module(COM)。

精密行星減速機領導廠台灣精銳2024年合併營收年增達10.12%,2025年預期營收雙位數成長。

2月5日傳出大摩調降GB200預期,主要的觀點是預估雲端服務應用商(CSP)的資本支出增速在2025年第四季會放緩到個位數。

AI投資邏輯從硬體轉向軟體

由於搶購輝達GPU構建AI伺服器,CSP們的雲端資本支出在2023年第二、三季觸底回升,2024年第二季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達59%,第三季更達62%。

然而根據歷史數據顯示,CSP產業通常經歷二至三年景氣成長後,接續著二至四季的景氣趨緩,如果景氣循環仍存在,那麼CSP的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可能維持到2025年上半年,然後2025年第四季雲端資本支出年增率可能放緩到個位數,那麼關鍵的變數應該就是低算力、高效能的DeepSeek的崛起,對於AI的發展正從硬體基礎建設轉向軟體應用。

就好比微軟、Meta重申AI巨額資本支出仍有必要,彭博估計2025全年四大 CSP資本支出大增480億美元,甚至Meta更大幅上修資本支出至650億美元。

不過Meta也表示HGX和低端GB200晶片足夠支持大語言模型的持續開發,而微軟也表示雖然花錢的速度會慢下來,但應該可以滿足近期的需求。

中概股 在AI軟體領域有顯著優勢

大摩的大中華區半導體研究團隊認為,今年輝達GB200出貨量從先前的3-3.5萬片下修到2-2.5萬片,最壞情況可能低於2萬片,對於GB200供應鏈的影響達300億到350億美元,這可能會對現有的AI硬體概念股的本益比產生負面影響。

高盛認為AI的投資邏輯正從硬體轉向軟體,台股與韓股主要集中在硬體與半導體領域,短期MSCI台股和韓股指數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

而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在AI應用層面涵蓋了機器視覺、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領域。高盛發現在亞洲股票市場當中,中概股在AI軟體領域有著顯著的優勢,例如軟體股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獲利占比高達37%、市值達32%,而軟體股在韓國與日本指數的占比僅6%和3%,印度更低。

以2月5日滬深股市農曆春節過後的首個交易日來看,漲幅超過10%的百檔個股當中,就有一半屬於軟體開發或互聯網服務產業。

GB200供應鏈資金撤退 硬體股大跌

台股的硬體股占MSCI台灣指數市值占比達80%、市值比達77%,這是因為台積電的緣故。但也正因為台積電2月3-5日僅累積-2.2%跌幅,讓加權指數同時間僅累積-1.55%跌幅,掩飾了GB200供應鏈的資金撤退造成的硬體股的大跌影響。

統計2月3-4日投信在櫃買市場累積賣超-32.54億元,主要賣壓集中在:旺矽1567張、弘塑457張、雙鴻922張、信驊157張、精材2333張、順達1343張、波若威1231張、鈊象186張、均華325張、台燿1014張。

可以發現高度吻合連續兩天跌幅大於一成的弱勢股統計名單,2月18日是川普會不會對台灣晶片加稅100%的觀察日,加上2月19日輝達公布財報,估計法人圈的換股還會持續一陣子。

開啟人人都可成為工程師的時代

輝達在CES 2025大會上發布了一台個人AI超級電腦 NVIDIA Project DIGITS,可以運行非常複雜的AI任務,能處理 20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換言之,可以訓練ChatGPT-4模型。

通過NVIDIA ConnectX網路,兩台Project DIGITS超級電腦連接起來,可以運行 4050億參數模型。預期5月開賣,售價3000美元起,意味著過去只有大企業或實驗室才能用得起的AI計算能力,現在變成小團隊或個人可以開發和測試自己的AI模型。換言之,人人成為工程師的時代就從2025年起。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76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